在以后,韩琦当然晓得了王安石勤奋好学。想收为弟子。按说两人相差近20岁,隔了整一代人,以韩琦当年之名满天下,这是王安石的殊荣。可他回绝了!非知我者也。怎可朝夕相处?说得傲岸自大,实在内里很简朴:都是一样的狠人,谁也不平谁!
26日,宰相韩琦、参知政事吴奎、枢密副使陈升之一起被罢。枢密副使吕公弼转正、张方平、赵抃任参知政事。韩绛、邵亢任枢密副使。
赵顼此次求言是为了一翻天覆地的大改行动筹办,富弼站在宦海边沿,冷眼旁观就洞查了本相,这是如何的聪明与经历!但赵顼忽视了,才问出了上面一句话。这句话里凝集了有宋以来108年的沧桑与苦痛,凡是有点血性和自负的宋朝人都日思夜想如何窜改它。那就是军事!宋朝自幽燕之役、雍熙北伐以来就一向没能窜改的屈辱外战记录!
韩琦临走前,神宗问:你走后,谁能代替你?王安石如何?韩琦点头:让他当个翰林学士绰绰不足,进入宰执就千万不成!
“啊?为甚么”请想像神宗陛下惊诧的神采…
26日,因御史中丞王陶保举,吕公著、司马光2人被任命为翰林学士。
1在长官面前:王安石第一次进京当官时,曾和司马光同在包拯部下事情。某一天都城内牡丹花盛开。包拯一时欢畅,请全衙员工喝酒。席间两位将来的大佬都宣称平生从不喝酒。包拯正在兴头上,哪肯放过?亲身过来劝酒。几番对峙后,司马光投降了,他举起了杯子。而王安石不管带领如何说,不喝就是不喝!
两相对比。可看出司马光的硬度系数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可也不能就此必定两人高低如何。因凡事一利必有一弊。
如拗相公之刚烈,硬则硬矣,可没法耐久。而司马光余下20%的让步中有种可贵的柔韧,让他比王安石更坚毅。他必定了比王安石能等,比及他翻身作主的那一天!
4月19日,又任命王陶为翰林学士、司马光为御史中丞。随后,司马光就上了那份奏章,一共9个字。修身之要3:仁、明、武;治国之要3:官人、信赏、必罚。且他慎重地说,历经仁、英、神三朝,他都用这9个字报效国度。字数虽少,倒是他平生所学的全数!
7月19日。神宗朝名流、今后被称为“护法使者”但实际却尽毁其恩师王安石的变法初志,使得新党第二轮失利的吕惠卿被王安石保举给宰相曾公亮,而得以出任集贤殿册本编校一职,成为宋神宗的近臣。
现在来比较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两人都以固执、倔强、不当协著称,不过一旦比较起来就会发明。司马光差多了,有三件事可参照:
8月12日。宋夏规复榷场互市。
神宗凝睇了司马光好久,终究还是放他走了。这半晌间,这一对君臣对对方都有了些许体味。司马光公然是老滑头,一眼就看出了赵顼要干甚么?这太冒险了。很像汉武帝初期时召天下儒生进京议事,成果儒生们一拥而上,大放厥辞,把武帝的奶奶窦太皇太后惹火,把为首的武帝两位教员残暴虐杀。宋朝虽不至于砍头,可活罪也不免。在这类时候,老混蛋只想“不问百姓问鬼神”站在一超然位置上,可咨询、可扳谈,却毫不做第一只飞上枝头的出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