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人要拿最后大宋灭亡之时,元将伯颜对赵宋君臣的那句传世之语“汝家得国由小儿,失国由小儿”来证明大宋的亡国恰是因为没遵循“金匮之盟”的精力,对此,我嗤之以鼻,不屑辩驳。叨教,以上3位姓赵的,谁能预知伯颜的这句话?
手机用户请到m.浏览。
接下来一年半,宋太祖的政绩乏善可陈,大抵也就是以下这几件小事。先是原后周的三大宰相:王溥于961年1月修成100卷《唐会要》。8月29日又修成40卷《周世宗实录》。很好。有前程。我们大宋需求的就是如许的文人骚客。魏仁浦虽是赵匡胤亲家,可已讨厌了权力繁华的争夺,没多久就称病要辞职。虽经天子强加留任,倒是只在其位不谋其政了。范质则在961年7月连上2封奏疏。前一封是保举天子的2个弟弟。因而7月11日,赵光义成为开封尹,赵光美成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后一封是保举天子的2个幕臣:吕余庆、赵普。赵匡胤十足欣然采取。是嘛。这才是交代事情应有的态度。8月18日,因思疑定州义武节度使孙行友有图谋不轨,宋太祖下诏削去孙的官爵,监禁私第。这段期间,赵匡胤还尝到了汉家天子的威风。961年8月,女真国不远千里进贡名马。次年4月,党项首级李彝兴进贡战马300匹。赵匡胤大喜,战马是宋朝急需却不出产的好东西。打动之余,天子亲身监工做了条玉带赐给李彝兴。此时没人会想到:女真、党项,这点微不敷道的贡品,要让赵宋官家及中原亿万无辜百姓如何更加了偿。962年1月15日,赵匡胤按洛阳宫殿的图纸改建开封皇城。4月18日,追赠已归天的大哥赵光济为邕王,五弟赵光赞为夔王,本身第一名夫人贺氏为皇后。将10岁的柴宗训迁去房州安设。10月17日,升赵普为枢密使,把握天下军政。杯酒释兵权以后的963年2月3日,赵匡胤想让本身的亲戚,也是名将的符彦卿掌管禁军,却遭赵普的激烈反对。赵匡胤“朕待彦卿至厚,彦卿岂能负朕”却被赵普反诘道“陛下何故能负周世宗”
先人却将此事之功多记在赵普身上。朱熹“赵普佐太祖治天下,收藩镇之权,立国度二百年之安,岂不是仁者之功”仁是仁,可不是赵普之仁,倒是赵匡胤之仁。就像岳飞之死,过不在秦桧。杯酒之功,又岂归赵普?赵匡胤才是真正仁之妙手,善以不战屈人之兵。当年陈桥兵变,几近兵不血刃夺了天下。现在天又是一个吃吃喝喝就断了五代之乱根。其策画之深而兼备仁义,往前推一千年,今后推一千年。我选他为第一人,怕是贰言未几吧?或许有人要反对:你不要往赵匡胤脸上贴金了。陈桥兵变明显是不仁不义,欺负孤儿孀妇。而杯酒释兵权,也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小人行动罢了。是啊!这两件事是不但彩,有些子虚。可不但彩的不必然就是坏的,而子虚的东西偶然也是该获得尊敬的。试想赵匡胤不夺皇位,而柴宗训以8岁之龄身处五代乱世,他的天下坐得住吗?周朝不保是迟早的事。而又有谁能像赵匡胤一样做得这般完美,于民无伤呢?而在对待功臣上,烹狗藏弓不过是帝王之道。刘邦、朱元璋不能免,当然赵匡胤也不能免。可又有谁做得像他一样标致之极,仁义之极,终究皆大欢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