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几时,郑和下楼来了,坐到了前面赶车的位置。朱高煦拍了一下木板,道:“先到前面来,我有话要说。”
朱高煦又故作平静地笑道,“订的这桌酒菜,就当作我请二位用饭,你们慢用。”
赵辉端起酒杯,道:“事已至此,那通敌的信也写了,我们毫无退路,别烦心啦!来,李公,我敬你一杯,一醉解千愁!”
在街尾转弯时,他微微侧目,但已不见了刚才戴大帽的男人。
就在此时,劈面一个一样戴着大帽的男人抬开端,向赶车的朱高煦看了两眼。马车很快便路过了那男人中间,朱高煦强忍了一下,这才没有转头去看。
赵辉道:“宝庆公主的事儿,高阳王也要写一张下来。”
赵辉侧目,将倒满酒的酒杯递过来,说道:“公何故长叹短叹?”
酒菜连续上齐,要的纸笔也拿上来了。朱高煦等小2、奴婢们出去,便挪开碗筷,将纸笔摆上圆桌,说道:“李公与赵将军切勿隔岸观火,到头来两面不奉迎!你只要写一封信交给我,让我归去交差,将来我们父子必有重谢!”
赵辉淡淡地笑道:“不消封侯拜相的……鄙人至今尚未娶妻,本乃大宋宗室,不肯娶那平常出身的女子。如果能娶到一个大明公主,也不枉此生了。若能遂了此愿,燕王叫我何为么也行!”
“赵将军想做驸马?”朱高煦沉吟半晌,“哪个公主合适?”
赵辉笑道:“李公文武双全,书读很多,却染上了那文人伤春悲秋的性子。末将劝李公两句,您大可不必为此等事费心。李公乃大丈夫,狠得下心方能有所作为!现在您在京师前程暗淡,获咎了全部朝廷的人,我们底子过不下去了,投燕王只是明智之举。”
“那倒也是!”李景隆咬牙点头道,“我也是被逼无法罢了。”
朱高煦对赵辉才不管如何承诺,先承诺再说……他太体味燕王了!不管替燕王承诺再多,那都不是事儿!之前燕王还对宁王承诺过,要平分江山呢,比朱高煦的口气大多了。
李景隆想了一会儿,便点头了。
他按了一下大帽,快步走出雅间,下楼到柜台上结了钱,再让小二带到马车中间。朱高煦上了马车,便赶车沿长街而去,去寻觅巡查的郑和等人。
转过方向,朱高煦便向茶馆上面望了一眼,见郑和在窗户边正昂首点头。朱高煦将车靠在路边,径直畴前面下来,撩开车厢的帘子,顿时钻了出来。
此人年纪不大,倒是直接,很快就开端谈前提了。
赵辉一本端庄道:“宝庆公主。”
郑和沉吟不已。
李景隆听罢看了朱高煦一眼,微微点头。
……酒楼雅间里的李景隆久久不语。中间的赵辉倒是很想得开,拿起酒壶便倒酒。
“好嘞!”小二应了一声。
“你去赶车!”朱高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