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窝本,山西王家便能够在两淮世代贩盐,除了收盐要上缴一点点税,其他不消话一分银子――当然除了贿赂上官。
朱由辑的几位叔叔听到第二道中指的内容,的确如五雷轰顶,全都呆在户部大院说不出话来。
万历四十六年正月最后一天,东厂提督魏忠贤离京,目标――通州。
户部官员弹冠相庆,大明立国将近三百年,终究有傻帽皇孙呈现了!
袁世振拿着锦盒回到大堂,交给李三才,堂内顿时鸦雀无声。
张清徵翻开窝本,用略微颤栗的声音开端朗读:“官发盐纲,……执山西王家承运淮盐一纲,万历四十六年二……”张清徵的声音戛但是止。
第二道中指一翻开,户部众官员均是目瞪口呆。
第一道中指,天子赞美盐商们忠君爱国,要求本年给盐商的窝本由宫内刊印,以表现皇家气度。
期间也有人事变更,龙遇奇升任礼部侍郎,原两淮巡盐御史冯铨贪污一案乃是诬告,冯铨官复原职。
现在户部突破脑袋,才气勉强收上来一百万两盐税,如果遵循天子的中指,皇三孙子将来一两银子都得不到!
万历四十六年正月最后几天,朱由楫很忙,白日到皇宫和天子筹议盐税鼎新,早晨在魏忠贤府上熬彻夜,也是谈盐税“鼎新”。
第一道中指获得分歧通过,就连挑三拣四的给事中都没反对。
朱由辑的几个叔叔听到,低头沮丧的分开了户部,户部尚书则跪下,朝着皇宫拜了拜道:“陛下圣明!天佑我大明!”
锦衣卫缇骑出动,令最京师官员大骇,不过几天后众官员发明无人被抓,便放松了心态。
……
小盐商们留着眼泪,筹办踏上归乡路。谁知刚分开李三才家不远,就有人走过来递上请柬,至于请柬的仆人――两淮巡盐御史冯铨。
户部的人焦头烂额,其他各部的官员则在这看热烈,别的朱由楫的几个叔叔悉数参加。
如果平常,这道中旨必定是被采纳,不过明天却有所分歧。户部尚书看着三位义愤填膺、义正言辞的皇子,心中暗自算着账。
通州城内、车水马龙。家家户户穷户百姓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担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各式节日小吃如面条、炸油糕、猪甲等等也摆上餐桌。
张清徵目瞪口呆,昂首看李三才,李三才过来一把夺下窝本,持续读到:“执山西王家承运淮盐一纲,万历四十六年仲春初二至万历四十六年蒲月初二?”
李三才本来请了冯铨,也晓得冯铨不必然会给本身面子。李三才心中暗怒:“之前能让你丢官,今后东林党和盐商构成联盟,冯铨如果碍手碍脚,就让你丢命!”
户部尚书道:“既然诸位同僚无人反对,就一同签订这道中旨!”……
天子要求用皇三孙子将来的俸禄,调换超越一百五十万两盐税部分的百分之一。
想到此处,万历天子当即给户部下达了两道中旨。小寺人将两道中旨送往户部。
户部尚书站起家道:“马上去找工匠,将此事刻石成书,立碑于户部!我本日便上书,要求陛下让皇五孙也顺今后例!”
皇子们以为是天子老爸帮大师讨情,让户部从速拿银子;户部官员则以为是天子龙颜大怒,怒叱皇子滋扰户部。
户部尚书签订完中旨,立即送给内阁,只要首辅方从哲同意,这就是圣旨!就是板上钉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