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去知名山,找无风大师”,宗武嘴边仅此一句,手中马鞭落下,胯上马儿刹时疾走而去。
“钦差大人、石大人息怒,我们明人不说暗话,二位此次去大同所为何事?大师心知肚明”。
“好好好,如此甚好,有兄弟们在,我们的差事就好办多了”,仲逸对石成说道:“如果能够,到时,我要好好犒劳弟兄们”。
穿戴整齐、恭恭敬敬,看上去并非有甚么歹意。
大同镇,作为朝廷九边重镇之首,其计谋职位不言而喻。鞑靼南下入侵时,曾来过这里,但不知为何,厥后又移兵东去。
面前三人,一名中年男人在前,二人并排立于后,想必是他的侍从。
不轻易呀。
“各位大人辛苦、辛苦,鄙人想拜见钦差大人,费事通报一声”,说着,那名男人顺手取出两锭银子,直接塞到开路的官差手中。
此处,恰是‘谈事说话’的好处所。
“五十两?脱手好风雅啊”,这名卖力开路的官差并非浅显差役,他也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
算起来,这个老头是他们共同的拯救仇人。
“给你们说多少遍了,我们此次是客商,何来千户大人?何来‘行军’一说”。
仲逸笑道:“就走官道,不过坐轿确切慢了些,统统人骑马而行,快到大同时,再规复本来的步地”。
石成口中所谓的‘自家兄弟’,可不就是锦衣卫的同僚吗?
“好大的胆量,连钦差仪仗都敢禁止,不想要命了?”,火线卖力开路的一名官差厉声喝道。
将银票递到二人面前,那名男人低头哈腰、满脸笑意:“事成以后,另有--------重谢”。
石整天然能体味话外之意:“钦差大人放心,亲戚没有、熟人故交没有,不过有我们自家兄弟”。
次日凌晨,城门方才翻开,宗武便率一队人马缓缓出城。
好一支夺目刁悍、练习有序的‘客商’队。
……
“石大哥,朝中自有朝中的端方,但现在我们已出城,你这个正五品的北镇抚司千户,就不消称翰林院七品编修为‘仲大人’了吧?”。
不过,眼下不管是千户、百户,还是总旗、小旗,大家一身粗布衣衫,胯下并非战马,脚上一双布鞋,背上斜搭一个承担。
很成心机。
“钦差大人,弟兄们你是犒劳不成了,不过面前倒是有人来犒劳我们了”。
“千户大人,北方之大,鞑靼所属地区广漠,我们当如何行军?”,周百户目视火线,多年的风俗,开赴之前,总要叨教上差的。
“你们全数退下,让那名男人一人过来”,石成望望仲逸,立即叮咛世人退下。
而这些人被本地猎户救下送到知名山后,皆是经无风大师医治,才得以病愈。
哈哈哈……
如此一问,绝非随便闲谈,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你们锦衣卫,在大同是否有可用之人?
“借一步说话”。
这支所谓的人马,切当的说只要十人:除宗武外,另有一名周姓百户,其他皆是总旗、小旗之类,统统人都与鞑靼交兵过。
‘前次是找杀人凶手,须以奥妙行事,不得以而为之。此次查对军中与鞑靼交兵事件,各个衙门是瞒不住的,何况每个衙门都接到朝廷旨意,没有瞒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