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明铁卫 > 第四百零五章 尚可喜的投靠

我的书架

邓范、蒋邪等亲信是最早登门的,送走他们后,尚可喜也从皮岛赶来庆祝。对于这个特别的工具,陈雨没有怠慢,亲身出门驱逐。

尚可喜一听,这倒是究竟,朝堂那些文官顾忌武人势大,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尚可喜见陈雨沉吟不语,有些焦急。如果文登营不采取,比及被朝廷裁撤,东江镇的官兵必定会被支解,迁徙到各处军镇,本身这个总兵多数也会调往辽东或者西北火线,土天子般的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他焦心肠说:“伯爷但是思疑下官的忠心?下官对天发誓,只要伯爷情愿采取,必唯伯爷马首是瞻,令行制止。”

陈雨深思起来。当初他插手皮岛兵乱,顺势推尚可喜上位,首要目标还是为了保存东江镇这一支兵力共同对于清军,同时制止尚可喜等人步孔有德等人的后尘投奔满清。对于东江镇将来的前程,并没有明白的打算,因为他也没有想到本身的晋升速率会这么快,一下子就从千户超越到了太子少保,并把握了一省的军政大权,成了尚可喜可望不成即的存在,还直接威胁到了东江镇的保存。

“本官感觉,东江镇并入文登营一事临时搁置,起码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以免授人话柄。”陈雨说,“此次入京,本官会找机遇向兵部、圣上要求持续保存东江镇,如果朝廷有难处,粮饷能够由文登营垫付。只要省下这一大笔开支,信赖短时候内就没有人会提起裁撤东江镇之事了。比实机会成熟时,再商讨两家归并也不迟。”

但是让东江镇直接插手文登营,究竟是好是坏,陈雨本身也不能必定。从纸面上说,领受了几万官兵,能够让文登营的气力缓慢扩大,仿佛是功德。但是东江镇本质上还是一支新式的朝廷官兵,军官贪腐成风,官兵本质良莠不齐,和俭朴的军户、农夫为主的文登营格格不入,如果直接采取,搞不好还会粉碎军中本来的军纪和氛围。

尚可喜正色道:“以伯爷的目光,天然能看到东江镇的窘境,下官也不避讳,就直说了吧。毛帅期间,东江镇能够管束鞑子,朝廷还算非常正视此处,粮饷的拨付转运也未曾迟延、剥削,但是毛帅一死,继任的黄龙难以服众,东江镇分崩离析,就此走了下坡路,朝廷已经有人提出过裁撤东江。到了伯爷运营铁山后,鞑子已经难以超越鸭绿江,东江镇的管束作用已经微乎其微,处境非常难堪……”

“……就在伯爷将鞑子贝勒杜度送往都城以后,下官已经听到了风声,朝廷又有人重提裁撤东江镇之事,说是有文登营在,鞑子不敢等闲南下,破钞巨额粮饷养着这几万人毫无用处,不如节流下来用于西北征剿流寇。”尚可喜说,“下官思来想去,与其被裁撤,还不如完整投奔伯爷,成为文登营的一分子。当然,这么做并非为了保全本身的总兵一职,而是为了东江诸岛数万军民的生存。不情之请,还请伯爷成全。”

插手文登营?

普通环境下,一道触及升官和兵权更替的圣旨没有颠末兵部、内阁、司礼监、天子等多道法度扯皮,不花上个把月的时候是很难顺利出炉的。不过在“倭国来朝”的大背景下,加上崇祯的亲身存眷,这道圣旨从宫中制定到内阁票拟,各个环节都一起绿灯,通畅无阻,各级官员们也不肯获咎陈雨这位火箭般升起的政坛新星,人家频频立下大功,简在帝心,出息无量,年纪悄悄就位列三孤,何必在法度上的事上面迟延,触怒这位新奇出炉的太子少保呢?

推荐阅读: 重生九七当军嫂     魂嫁     女配皮上天(快穿)     稚妻可餐:世子爷请放过     二次元之成神指南     重生之都市修仙2     盗墓:穿越后我娶了精绝女王!     鬼夫不要停     万法修仙途     我的末日基地车     超神男主播     隐婚100分:惹火娇妻嫁一送一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