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诗出自戚少保的《过文登营》,当年他统领山东三营二十四卫所,巡查文登营时所写,这是诗的开端两句,意义是说晓得有个百济国远在烟波以外,决不敢孤负韶华,健忘了安危。”
海面上,陈雨问顾彪:“你说的港口是在岛上吗?如何没用你本身出海的船,偏用渔船?”
陈雨的存眷点是那里合适做停靠船只的港口,本来偶然存眷岛屿是否标致,听顾影这么一说,打量了一下四周的环境,也悄悄点头。
“对劲,非常对劲。”陈雨笑呵呵地说,“如果你能快点帮我购买船只、招纳海员出海,趁便找来工匠、民夫在这里修建船埠,我就更对劲了。”
顾影猎奇地问:“这是诗?谁写的,啥意义啊?”
陈雨遥指东面大海:“这里说的百济国,暗指倭寇之国,就是东洋日本。当年戚少保统领山东卫所,防备的首要就是倭寇。日本是个狼子野心的国度,如果它崛起,必将会觊觎中原的资本和国土。我在这里设立海军,必然要以戚少保的诗句时候警省本身,以停止倭寇为己任,让倭乱永久不再呈现!”
顾彪问了问渔民,对陈雨说:“我们现在登陆的处所能够停靠渔船,但如果停靠大船就有些不敷用,往西走一里多路,那边有个叫麻井子的湾口,很合适停靠战船。”
陈雨抖擞精力,手一挥:“走,去看看。”
面前是一个三面被天然堤坝环抱的港湾,北面的堤坝向西延长,然后往南拐了个弯,像一把伸出的锄头,刚好遮住了西面出口的一半,乍一看,像是个不法则梯形的口袋。
刘公岛离陆地实在太近,渔船晃闲逛悠的速率不算快,但一个时候摆布就靠了岸。
顾彪并不晓得这个名字的含义,愣了半晌,然后捧园地说:“好名字,就叫甲午楼。”
“这岛本来没驰名字,因为梢公凑钱建了座刘公庙,来往的梢公船夫必然上岛上香祷告,厥后名声越来越大,本地人就叫它刘公岛。”
踏上岛以后,顾影忍不住说了一句:“这岛好标致!”
放眼望去,火线峰峦叠起,植物富强,松涛翠柏,郁郁葱葱,树林中鸟群四周飞舞,两侧海滩连绵,水清沙洁。这里如果不做军港,也是个超卓的旅游景点。
“刘公岛?”陈雨愣了一下,莫非这么刚巧,这个岛就是厥后北洋舰队的基地,甲午战役中威海卫战役的阿谁刘公岛?
陈雨持续说:“然后在衙署前立一道碑,上面雕刻两句诗……”他顿了一下,然后朗读出来,“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他看了看脚下的渔船,不由得苦笑了一声。天朝第一任水兵司令萧劲光观察刘公岛,就是租用了本地渔民的渔船,俭朴的渔民一句“你是水兵司令,还要租我们的渔船?”一向是当时水兵心中的痛,现在这一幕与当时何其类似。固然本身一个穿越者不便利与天朝水兵司令相提并论,但是面对的窘境有近似之处――本身有走向大海的大志,但是考查驻扎海军的港口还要乘坐渔船出海。
“这是个天然避风良港,最合适不过了!”陈雨镇静地伸开双手,仿佛想要拥抱这个大天然的恩赐。
“呵呵,谈笑罢了。”陈雨拍了拍他的肩膀,“港口选址替你先记一功,接下来你就放心买船、招人就行了,修建船埠的事情,我别的安排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