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亲身脱手刨土挖坑,刘瑾等人哪能让太子干这类粗活啊,上去要劝却被一脚踢开。
朱厚照感觉弘治还是不信赖,本身被小瞧了呢。
河南蒙受特大洪灾,黄河众多,百姓流浪失所,已经有民乱产生。
“太子也算是能为朕分忧了。”
弘治看着面前翻开的木匣,内里是一套晶莹剔透的玻璃茶具。
朱厚照轻笑一声说道:“那我如果拿出来一百万两银子呢?”
刘大夏忿忿不平的说了一句:“太子可不晓得这百万两银子的缺口有多大的影响。”
“恭喜太子爷,道贺太子爷,成了!”
“父皇不必为此事忧愁,儿臣定为父皇分忧解难。”
户部尚书韩文要拿钱赈灾
弘治勉强的嘉奖了一下太子。
张升和韩文怕刘大夏和太子持续争论,拉着刘大夏从速分开了。
据阿谁年青的店主所说今后会用玻璃覆盖。
弘治看着太子一本端庄的模样,无法说道:“照儿的心是好的!”
最没底气的就是礼部尚书张升了,顿时就是太皇太后七十岁生辰,明朝以孝治国,依礼应当大操大办,弘治已经跟太皇太后说过要统统从简,太皇太后也利落的承诺了。
“我大明以孝治国,本宫只是但愿给太皇太后办一个别面的生日以尽孝心,本宫尽孝也有错了?”
张升见刘大夏的脾气上来了,从速拉住刘大夏,给刘大夏使眼色,开口说话劝和。
之前朱厚照曾叮嘱过谷大用,要建一批大棚,并雇佣了一批善于暖房莳植的农夫,朱厚照清算了《大棚蔬菜种植合用技术》的知识,提早培训好了。
“那老臣就去官回籍去种田算了。”
朱厚照就很气,这刘大夏说话如何就这么刺耳呢,一句话就给老子扣了个不珍惜百姓的帽子。
“太子不知国事,老臣不想跟太子多谈。”
“嗯,西山的玻璃厂方才投产,这是刚出产出来的样品。”
心说太子你就别添乱了,我这户部尚书也是愁得直掉头发。
“回太子爷,第一批玻璃先供应大棚所需。”
“也不是每个月,刚出来的时候算是新奇事物,利润会大一些。”
几位朝廷大员都被太子的话气乐了,大明朝一年的赋税才多少钱,也就四百万辆摆布,如果一百万两银子那么好赚,我们也不消为银子的事情忧愁,在天子面前辩论半天了。
朱厚照明白弘治在忙,在锦墩坐好,听几位朝中大佬吵架,啊不是,是议事。
......
弘治还是不信赖,朝廷一年的赋税才四百万两摆布,太子说卖玻璃杯子,一个月就卖一百万两那不是天方夜谭嘛。
弘治听得头都大了,这时候有人来报,太子殿下来存候了。
刘大夏本来就对弘治的和稀泥体例有所不满,只是被迫接管,现在听太子还在出言质疑,干脆把火气发到了太子身上。
“但愿到时候刘大人记得你说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