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249章 蜀王的抉择(下)
特别是本身眼下还是"戴罪之身",如果令得天子折了颜面,畴昔这些天辛苦赶路的辛苦不就打了水漂了吗?
言罢,胸口起伏不定的蜀王便是哆颤抖嗦的于王位上起家,并在身边老寺人的搀扶下,一瘸一拐的朝着后殿而去。
"蜀王殿下。"赶在朱至澍的背影即将消逝在视野当中,魏忠贤阴冷的声音悠悠响起:"奴婢传闻王爷疏忽天子圣谕,耽搁军机,几乎将川贵无数百姓置于危难之际。"
见得魏忠贤笃定的神情,面色惨白的蜀王朱至澍不由得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口中干涩非常。
"只是奴婢却想提示王爷一句,皇明祖训但是说的清清楚楚,抗旨不尊划一谋逆..."
微微一笑过后,魏忠贤便是将天子提早交代的"底线"托之于口,如若不是天子即位光阴尚短,于宗室中的"职位"另有些陋劣,奖惩毫不会如此之轻。
闻言,朱至澍眼眸深处才方才出现的些许光彩便是敏捷暗淡下去,他蜀王府素有"宗室最富"的名号,一百万两白银及两万亩地盘固然有些肉疼,但远远达不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见状,"九千岁"魏忠贤脸上的调侃之色更甚,眼眸深处也是出现了一抹鄙夷,他如何瞧不出蜀王朱至澍这是心虚的表示。
气急废弛的蜀王朱至澍更是身形一滞,下认识的跌坐在身后的王位之上,脸上尽是不成置信之色。
"对对对,本王是被下人所蒙骗,没有抗旨不尊的意义。"
像是听不到朱至澍的怒斥普通,见惯了大风大浪的魏忠贤神采还是如常,只是微微拱了拱手,不咸不淡的说道,但眼眸深处倒是有一扼杀意回身即逝。
如若不是心中不安,似他这等世袭罔替,与国同休的宗室亲王岂会耐着性子,与这些"不速之客"做些口舌之争。
就在朱至澍心乱如麻的时候,一道沙哑的声音不急不缓的在其耳畔旁响起。
人的名,树的影。
就在魏忠贤等人即将迈出承运殿的时候,朱至澍近乎于哭嚎的声音终是响起。
固然成都间隔京师三千里不止,但蜀王朱至澍爱财的名声倒是远近皆知,莫说手中已是握有确实的证据,就算没有真凭实据,他也敢"诈上一诈"。
唯有这"降为郡王",让他有些难以接管。
他方才听到了甚么,殿中这其貌不扬的老狗竟是昔日权倾朝野的"九千岁"魏忠贤?
天子不是即位以后便将其免除了么,为何其仍存活于世?
一袭黑袍的魏忠贤微微躬身,言辞固然不如方才那般咄咄逼人,但话里话外的威胁之意倒是更甚,令得一旁的锦衣卫批示使骆思恭都是不由自主的缩了缩脖子。
"慢着,本王承诺!"
离京之前,天子交代的清清楚楚,如果蜀王朱至澍"识相",便可饶其一命;如果其还是沉迷不悟,便以雷霆手腕将其拿下。
"也许是昔日王爷身材抱恙,府中不懂事的下人自作主张,对于天子的旨意瞒而不报?"
"上书请罪,降为郡王,罚没白银一百万两及成都府周边两万亩地盘,却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如果严格论起来,他将其视为不见的行动,还真的算是"抗旨",更别提圣旨的内容乃是令其先行垫付雄师开支,更是将事情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大明立国两百余年,这些如蛀虫普通在蚕食大明国本的"宗室藩王"实在没有太多存在的代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