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382章 棋差一着(中)

我的书架

巍峨的皇城中,一袭红袍的兵部尚书王在晋举头挺胸,踩着沉稳的步子,跟在司礼监秉笔的身后,往内廷的乾清宫而去,心中尽是感慨。

至于更加离谱的"狸猫换太子"就更加没人敢提及,五城兵马司的差役们已是接连拘系了多名"捕风捉影"的平话先生。

...

只半晌,大明天子朱由检略带欣喜的声音便是在王在晋的耳畔旁响起,令其紧绷的心弦稍稍舒缓了些许。

女真鞑子蠢蠢欲动,而蓟镇又是京师最后一道流派,实在不容有失,固然此前与东阁大学士孙承宗有些间隙,但王在晋心中倒是非常附和由其坐镇蓟镇。

只一刹时,一手非常标致的行楷便是映入王在晋的视线当中,而其内容更是令其瞳孔微微收缩,呼吸短促。

在他看来,这奏本中的练兵之法固然称不上高超,乃至有些"稚嫩",但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讲,倒是最合适不过。

颠末廷媾和圣裁以后,紫禁城中的天子终是"无法"的同意了大理寺卿曹于汴的请辞,但对于其空出的位置,却没有做进一步的安排。

如当下的气候普通,这大明朝的朝局近些天却也是风云突变,眼瞅着内阁首辅李国普就要不堪重负,引咎辞职,却没想到始终作壁上观的天子俄然脱手,吓得很多"斗志昂扬"的御史言官们目瞪口呆,第二日便是迫不及待的递了辞呈。

见王在晋如此反应,早已回到案牍后落座的朱由检的眼中便是出现了一抹笑意,但大要上还是不动声色的问道。

这练兵之法,一贯是"父死子继"代代相传,被诸位武将看的极重,常日里毫不等闲示人,怎地倒是到了天子手中?

十月初五,晴。

"此中的一些观点,臣也是自愧不如。"

"明初来了。"

至于前段时候,在京中阵容浩大的"东林君子"孙慎行及侯徇则是一夜之间落空了音信。

"如此说来,爱卿对内里的内容,非常对劲了?"没有正面答复王在晋的题目,朱由检嘴角的笑容更甚。

"臣,王在晋,奉旨面圣。"

乾清宫暖阁当中,兵部尚书王在晋略微沙哑却又中气实足的声音缓缓响起,令得正在案牍后措置奏章的天子抬起了头。

"吾皇,圣躬金安。"

固然尚不清楚,天子本日令他进宫面圣的企图安在,但王在晋倒是已然笃定主张,倘若天子成心擢升卢象升为集镇总督,那起码要给出一个能够令他佩服的来由。

沉默少量,兵部尚书王在晋便是一脸当真的点了点头,涓滴没有在乎朱由检嘴角的笑容。

倘若那卢象升仅仅是靠着运气,于处所上获得了些许成绩便被天子委以重担的"赵括",那他拼着背上"不忠"的骂名,也要将天子劝住。

而本日,终是迎来了一个久违的大好天,一轮烈阳高悬于空中,刺破了淡薄的晨雾,带来一丝暖和。

约莫两炷香过后,兵部尚书王在晋方才意犹未尽的将手中这封沉甸甸的奏本搁置在一旁,脸上尽是欣喜。

只可惜,天子没有同意。

但很有些耐人寻味的便是在这几名"俘虏"伏法以后,全权卖力检查此案的大理寺卿曹于汴便是向天子递交了辞呈,筹办告老回籍。

但事关"军国大事",蓟镇又是京师最后一道流派,平常百姓乃至于朝野间的大臣们能够不闻不问,但他王在晋作为兵部尚书,倒是不能作壁上观。

推荐阅读: 战争承包商     无敌,从让万人破防开始     网游三国降临,我夺舍了汉献帝     掌门师叔不可能是凡人     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我家真的有金矿     农门贵女有点冷     婚宠绵绵:老公,慢一点     我的美女同事     全球洪灾,开局打造诺亚方舟!     带着系统修历史     西凉雄狮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