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窜改,休咎大命系焉。口者,心之流派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流派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谋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繁华、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对劲、喜欲为阳,曰“始”。故言灭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得志、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日“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日“终”,言恶以终其谋。

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材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钳和之,以意宜之,此飞钳之缀也。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很多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藏匿窜改之动静。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货财有无,料群众多少、饶乏,不足不敷多少?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群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来宾之知睿孰少、孰多?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候之亲孰用、孰不消?百姓之心去就窜改,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便、孰知?如此者,是谓量权。”

将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阻险之难易,群众货财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情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钳之辞钩其所好,以钳求之。

凡趋合倍反,计有合适。化转环属,各有情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是以贤人居六合之间,立品、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古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变象比,必有反辞,以基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或是以,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行动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皆以先定为之法例。以反求复,观其所托。故用此者,己欲安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符应不失,如腾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

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厚无实,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是非远近孰不知,乃能够进,乃能够退,乃能够纵,乃能够横。

粤若稽古,贤人之在六合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流派,筹策万类之终始,达民气之理,见窜改之朕焉,而守司其流派。故贤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窜改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推荐阅读: 神医下山之从退婚开始     极度宠溺:隐婚总裁是妻奴     攻无不克     我有一个主神空间     贵妃在民国离婚中     武道治安官     闺蜜是只九尾狐     永夜将尽     燹时风云     魔亦成圣     穿越清末重生为龙     尸女有约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