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称呼:韩世忠
3)定胜糕来源
捷报传到杭州,群臣入贺,高宗号令令对韩世忠及各部将论功行赏。大仪镇之捷,是南宋十三处军功之一,当时论者有以为这是南宋复兴武功第一。
2、人物平生
1126年(靖康元年)十月,正在滹沱河一带担负戍守任务的韩世忠被金兵数万追逼退入赵州城内。敌兵围城数重。城中兵少粮乏,军心不稳,有人主张弃城而遁。韩世忠传令下去,有敢言弃城者斩。当天夜里,天降大雪,韩世忠选精懦夫卒三百人,悄悄出城,偷偷摸进金兵围城主帅营帐,杀死主帅,后偷袭金兵驻地,挑起金兵内部误相攻杀。一夜大战,金兵死伤过半,当得知主将被杀,看到各处都是自家兄弟的尸身,流出的血把雪都染成了红色的,金兵偶然再战,崩溃退去。
出世日期:1089年
韩彦直:(生卒年不详),字子温。南宋大臣。延安(今陕西延安市)人,名将韩世忠之子。进龙图阁学士,转光禄大夫致仕。卒赠开府仪同三司,爵至蕲春郡公。
韩世忠身边兵未几,就在盐城一带汇集散卒,构造起几十人的军队,从海上来到常熟。约见张浚等人进兵到秀州,然后诈称休兵,不再进步。实际暗中作攻城的筹办。苗傅、刘正彦知韩世忠来攻,就俘虏韩世忠的老婆梁红玉作为人质。宰相朱胜非已冒充服从苗、刘,对他们说,与其逼韩世忠战,不若遣梁红玉去安抚韩世忠,只要韩世忠能降,大事可成矣!苗、刘公然让使者跟从梁红玉去见韩世忠。梁氏回到丈夫身边,使者到来后,韩世忠烧了圣旨,砍了使者,命令打击杭州。韩世忠在杭州北关击败叛军戍守军队,苗、刘惊惧,率二千主力逃窜。
韩世忠(1089年―1151年),字良臣,延安(今陕西省绥德县)人,两宋之际的名将,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复兴四将"。
韩彦质:(生卒年不详),延安(今属陕西)人,世忠第三子。元柘二年,以司空、检校太尉致仕。三年卒,年七十七,赠太傅,谥献肃。
韩世忠死于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同年十月葬在姑苏灵岩山麓。当时,他并没有被封为"蕲王",墓前也没有墓碑。因为当时秦桧还在,极力禁止高宗"车驾临奠",丧事简朴,营墓也不成能浪费。直到葬后26年,即南宋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宋孝宗才追封韩世忠为蕲王,并为他立碑,论述韩世忠抗金功劳,用字万余,成为一篇最长的记念文章。
韩世忠不管率兵多少,从不害怕金兵,不管在甚么处所,闻警则动,见敌则战。他果断主张打太长江、打过黄河去,光复统统失地。1140年,在金兵大肆南侵的情势下,韩世忠竟然带领为数未几的军队包抄了被金兵占据的淮阳,然后大败金兵主力于泇口镇。在这个期间,抗战派略占上风。韩世忠因功被封为太保,封英国公,兼河南、河北诸路讨使。
《临江仙》
韩世忠筹办置敌于死地,他派人打制铁索和铁钩,一遇敌船定要毁灭。眼看仇敌无计可施,只要等死,此时又一个汉奸向金兵献策,教他们乘宋军扬帆行船之时,集合火箭射船帆,烧毁宋军战船,如许便可逃出黄天荡。兀术大喜,依计而行,公然有效,宋军船只被烧毁很多,金兵乘机冲出黄天荡,向北逃太长江,撤回黄河以北地区。韩世忠仅用八千军队,困敌十万兵马于黄天荡,战四十八天,歼敌万余。此战意义不凡,激起了江淮群众的抗金情感,令群众看到了金兵并不成怕。韩世忠因黄天荡战役以巧制敌,其威武英姿和将帅风采传遍江淮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