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当日太原城陷,张某随齐王爷杀出一条血路,到处被宋贼追杀。所幸皇天庇佑,齐王爷逃得大难,展转前去辽国。辽国天子耶律贤和皇后萧娘娘深明大义,借王爷一支兵马光复我大汉国土。现在,王爷的兵马就在雁门关外,可叫众家兄弟等得苦了!”
他们杨家人恨刘继轩杀了忠伯,言语之间也不客气。
“你们部下另有多少人?”
走来的黑衣人沉声反问道:“宋教唆?”
石保庆默不出声,悄悄的看着杨继业。他前来之时,潘美曾经暗中叮嘱过他,如果杨继业有甚么异动,叫石保庆马上返回太原通报。那刘继轩不叫他杨继业,恰好叫他在北汉时的名字――刘继业,也如果勾起杨继业的旧情。倒要看看杨继业如何应对!
宋九茗点头承诺,世人围坐下来,分头计议如何行事。远处甜睡在夜色下的代州城,茫然不觉在它的身边,危急四伏!
大郎杨延贵指着城下辽军说道:“这几日契丹人看起来并没甚么非常。明天还没来城下招降呢!”
杨继业身正不怕影子斜,正要说话,俄然瞥见从辽军虎帐里跑出一小队马队来,抚须笑道:“这不就来了!”
宋九茗站在张廷济的身边,朗声说道:“宋人占我国土,穷兵黩武,不顾苍存亡活,只闹得河东路高低天怒人怨、民不聊生。大男人民无不翘首期盼齐王返来。本日王爷请得义军,恰是我等为国着力的时候。宋某自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宋九茗从怀里取出一张纸来,展开了递给张廷济,说道:“下官早已命众家兄弟报上人手,多则两三百人,少也有四五十人,总数也有两千多人马!”
那位被叫做宋教唆的便是北汉当年的教唆宋九茗,他大手一伸说道:“来了,都在里边相候!”
杨继业手扶城垛,大声叫道:“刘继轩,我杨继业顶天登时的男人,毫不投降契丹胡虏。你就死了那条心吧。不管你再来讲多少次,我还是如此答你!”
“张大人,我等誓死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