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礼节,则是新妇跨马鞍之礼了。所谓跨马鞍,实在就是踩在毡席上,不能落地。这时候由一名行首美妓捧镜子倒行在前指导,后跟数个女子,手执莲炬花烛;两位新人跟从亲信使女摆布扶侍而行。入中门后,先到预先空出的房间中少歇,这房里当中悬帐,新娘子入内而坐于左边,这叫做“坐虚帐”,也叫做“坐繁华”,也是讨彩头的意味。婚房门额上预先挂好一新缎、新妇入门之时,跟着的人都争夺这新缎,愣是要扯下一片才拜别,这叫做“亨通缴门红”。如许的行动,则是随行的人讨个彩头。
张正书也乐了,这和后代的婚礼也相差无几,特别是广东那边的婚礼,几近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宋朝这时候的“拦门”很有端方,不会死死拦住,还会念诗,显得非常高雅。
听闻张正书这么一说,曾瑾菡也很实诚地点了点头:“饿了,我今早也只是吃了些稀饭……”
张正书却笑道:“屁股痛就屁股痛了,还能如何说得高雅?再说了,文绉绉的我也学不来。”
张正书心中顾恤,要晓得曾瑾菡比他辛苦多了,不但在拂晓时分就要起来打扮打扮,还要忍饥挨饿。做新郎官的,最起码另有杯水酒喝,可做新娘子的只能忍,忍到进入洞房了,才气吃些食品。
“你们没传闻过嘛,这‘大桶张家’小官人固然有钱,倒是无德之人,最喜那烟花柳眠之地。瞧,那些个不是官私美妓?啧啧,一个风骚子罢了,再有钱又如何?我自当嫁一个文采了得,能高中进士的才子!”
这时候,新人就在房中坐等吉时到,才气出去拜堂。
“说郎君不是文人,都还创建报社哩!”曾瑾菡笑嘻嘻的说道,话语里满满都是小女生的调笑语气。
“嘻嘻……”曾瑾菡笑出声来,然后才说道:“郎君说得凭地粗鄙,今个是大喜之日,可不能如此。”
“嘻嘻,志气倒是不小。不过你也不是大师闺秀哩,如何嫁得才子?”
“姝儿,你饿不饿?”
……
好吧,又是一个不吉利,张正书都败在这上面好几次了。不过嘛,入乡顺俗,归正都这么过来了,不在乎多等一些时候。
待得派完“亨通”以后,就要停止第二个礼节了――撒谷豆之礼。只见有几小我手中拿着一斗谷、豆、钱、果、草节等,一边神神叨叨地念着甚么,一边在门口处撒着谷豆,引得一众孩童上来争抢。这个俗叫压青阳,青阳、乌鸡、青牛是传说中的煞神,也叫三煞。
说实话,张正书还真的有点饿了,从早上囫囵吃了一点东西,然后中午的时候到了曾家,却被曾家两兄弟轮番灌酒,愣是一口菜没吃着,此时肚子已经开端咕咕乱叫。很不人道化的是,这临时腾出来的屋子里,竟然没有安排吃食,哪怕是留一壶茶,一碟点心都好啊!起码,能撑过接下来的几个时候,现在离入夜还早着哩。
更何况,张正书比来半年以来已经改了性子,帮忙了很多人,那里会有人对他倒霉?
“你当日为何不嫁他,如果你嫁他,现在这十里红妆也是为你铺设了。”
这类撒谷豆,驱邪三煞神之礼俗,约莫始于汉朝,至宋朝时还在风行着。有传说,如果青阳、乌鸡、青牛三煞在门口的时候,新人不得入,犯之损长辈及无子。若以谷豆与草禳之,则三煞自避,新人可入也。实在此举是婚姻之家但愿通过撒谷豆之礼,以求消灾灭难,确保新人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