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能骗过一时,不能骗过一世,进入衙门一两个月,王良珣就暴露了马脚,做事弊端频出,包拯内心垂垂有了思疑。
“成,我要尽快获得成果。”
“这位大人,小子操行如何,自有公论。忠孝仁义,乃是立品底子,还请大人慎言,污人明净,可不是好官的风格。再有,小子大胆劝大人一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衙门当中,看似不起眼的小吏,都能逼得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破家县令,灭门的知府,纵使大报酬官端方,用错了人,一样要累及大人名声!”
公孙策的脸黑了,比包拯还黑。
一个读书懂礼的文人,一个耍枪弄棒的武夫,一个帮手本身破案的功臣,一个无耻的败家子……兄弟俩的对比实在是太鲜了然。
“啊!”公孙策失声叫道:“大人,王良珣不是读了十几年书,还算学了得,如何连平常的出入账都算不好了?”
公孙策点了点头,“大人,王家人见过我,还是让王朝和马汉去吧。”
两天时候,转眼畴昔,公孙策神采通红进了二堂,包拯放下了手里的羊毫。
包拯没急着答复,而是拿出了一册帐本,送到了公孙策的面前。公孙策大略翻看,顿时就皱眉头了,本来账册上面混乱非常,有很多涂改的陈迹,他看了几页,就发明有算术弊端,还不止一处。
好吗,又加了一条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