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的是,赵构复位后,追赠在“苗刘兵变”中被杀的王渊“开府仪同三司”,并给死去的康履追赠了“荣节”的谥号,这是多么的殊荣,只差在二人碑上刻上“豪杰”二字了。
比及金军的铁浮图踏碎了大宋君臣的好梦,徽宗只能仓促将一副烂摊子甩给本身的儿子钦宗赵桓,终究变成了“靖康之变”,在史乘上给赵宋皇室添上了最为屈辱的一笔。
小内监走到桌案边,将一个长条状的包裹放上桌案。跟着包裹一点一点翻开,几十把寒光闪闪形制各别的铁制刀具展露在曾小乙面前,有是非粗细不一的钢针,有剪子、斧头、铁锤、铁钩、小刀等等,另有一些形状非常奇特,曾小乙叫不着名字,更猜不出是做甚么用处。
“靖康之变”中,自徽钦两位天子以下,在京的皇后、妃嫔、皇子、公主几近被一网打尽,只走脱了一个本来要去金国做质子的皇九子赵构,他是徽宗天子最小的儿子,也是最不受宠的一个。皆因他生母身份寒微,与徽宗也只要一夜情缘,幸运怀上了龙子,才在皇宫中勉强安身。
本来是激发“苗刘兵变”的祸首,却因赵构的追封成了忠君死节的忠臣义士,范曾和他掌管的密谍司却遭到打压,哪怕是绍兴二年大动兵戈地招募官方能人异士充当密谍,范曾和密谍司也没有冒出浪花,乃至有人传言,范曾早就归天,密谍司也已名存实亡。
眼看兵变一触即发,范曾冒着获咎内侍一系的风险,提示天子在奖惩上不成过分公允,可惜一番肺腑之言不但没有被天子采取,在康履、蓝圭等人的调拨下,范曾成了心胸妒忌,谤讪君王的小人。
看着面前像玩具普通的铁制玩意儿,曾小乙打了个寒噤,丝丝缕缕的寒气莫名地从脚底板一点一点升起,让满身的寒毛都竖了起来。
曾小乙听老寺人管这些繁复的刑具叫“听话”,再看看他老得不成模样的脸,心底有甚么东西缓慢地闪过,他惊叫出声:“你是‘鬼见愁’!你是掌管密谍司的‘鬼见愁’!”
“不急不急,离死还远着呢!”范曾笑眯眯叮咛小内监,“先给我们的汤饼店老板来点开胃小菜,再说说他儿子和媳妇的事儿。我看那孩子机警,入宫奉侍我几年,说不准还能接了我的衣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