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们鱼贯而入,送来三张食案。唐朝是分食制,用餐时一人一张食案,各吃各的。
内殿中,李旦向李治和武皇后存候。
灶膛里烧得噼里啪啦响,管灶火的壮奴把一捆捆松枝塞进灶膛,大冷的天,他却热得直喘气。
武皇后顿时侧头叮咛羊仙姿,“去裴家宣读陛下口谕。”
裴英娘内心有点不耐烦,撇撇嘴,不理睬李显的挑衅。
宦者已经好久没听到李治说想吃甚么东西了,不必武皇后夸大,一起疾跑至御膳房,尖声道:“玉尖面!快蒸一笼玉尖面来!”
过了三坊之地,车队停下。
裴英娘有点难为情, 双颊烧得通红, 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蔫的, 不敢看李旦。
女史仓促赶来,领着世人在殿外拜谢。
药很苦,李治眉心紧皱,强撑着服下半碗,摇点头,表示不想吃了。
李显愣了一下,他平时来往的小娘子,刁蛮的有,温婉的有,豪放的有,聪明的有,木讷的也有,但没有人和裴英娘一样,脸皮这么厚!
想了想,添上一句:“有盘叫玉尖面的点心,特别好吃。”
女官面色难堪,“明天不是朝参日,大臣们休沐在家,怕是来不及。”
宫女轻呼一声,赶紧把一碗差点打翻的牛酪浆移开。
御厨们传闻是李治想吃玉尖面,不敢怠慢,洗菜的洗菜,揉面的揉面,剁肉的剁肉。幸亏禁苑早上刚送来新奇的鹿肉和熊肉,不然只能用腊肉代替,陈肉哪有新奇野味好吃。
东西两市会聚天下奇珍奇宝,不管是吃的、喝的、住的、行的、玩的,还是西域的香料,波斯的宝石,草原的牲口,乃至连来自中亚的仆从,都能在东西两市买到。
沿路的风景单调有趣,除了高大的坊墙和一排排大树,还是高大的坊墙和一排排大树。
裴英娘卖力表示本身,眨巴着眼睛道:“八王想买甚么?如果不急的话,等我们从金城坊出来,西市应当开张了,到时候再从这边走好了。”
裴英娘看他回身要走,赶紧道:“八王要去西市吗?还没到开张的时候呢!”
李治哈哈大笑,光是看着裴英娘吃,他就感觉胃口好了很多。
你不认我又如何?敕旨已经草拟好,我就是你mm!
朱雀大街贯穿长安南北,北至皇城朱雀门,南透明德门,宽度达一百五十米。
少年圆脸,小眼睛,小肚子大喇喇鼓着,把锦袍撑得紧绷绷的,仓促向李治和武皇后问安,咧嘴笑道:“还没进殿就听到阿父的笑声,不知阿父为何事畅怀?也讲给我听听呗!”
裴英娘撩起眼皮,回赠李显一个白眼,口齿清楚,吐出两个字:“王兄。”
宫女们说七王李显好相处,八王李旦呆板不近情面,她明天还真信了。
不止御膳房,明天服侍用膳的宫女们也都各有犒赏。
街旁莳植成排的槐树和榆树,街边是又深又宽的排水沟,再远处,是一座座严肃矗立的坊墙,王公贵族们的宅院漫衍在坊墙以后。
也更利于她的打算。
跪在食案旁的宫女立即拈起长筷,夹起一枚玉尖面,递到裴英娘面前的银碟子里。
裴英娘不由惴惴,她说错话了?
裴英娘趴在车窗上,往外探看。
李治两指微微勾起,悄悄弹一下李显的脑袋,正色道:“显儿,小十七今后就是你的小mm,莫要欺负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