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第一公主 > 第64章 六十四

我的书架

裴英娘点头发笑,端起茶盘中的茶盅,往李令月面前的小几上一放,“那阿姊也是被我惯的了?”

王浮不晓得本身的体例有没有见效,起码目前王家正一步步繁华强大,王家儿郎开端重新走进朝堂。

“阿姊来了。”裴英娘让半夏再去沏一盏茶。

裴英娘匪夷所思的好运气派不上用处,很快投子认输,李旦不准她等闲放弃,“下棋不在胜负,在于从中体悟道法,要有恒心,有毅力,不能动辄伏输。”

转头看李旦低头吃茶,仿佛没重视到这边,趴在李令月耳边道:“阿姊忘了司医的叮嘱?”

回廊盘曲连环,通向湖中的赏花阁, 阁子建在绿水之上, 四周大敞,推开窗户,指尖便能够到悄悄探出池水的荷叶尖角。竹帘卷起,鎏金铜钩拢着淡色轻纱,坐在阁子里举目四望, 满眼皆是浓淡绿意。

李令月心虚地笑了笑,“归正你偏疼八兄就是了。今后八兄结婚,八王妃必然得找你请教请教泡茶的技术,总不能让八兄烦你一辈子吧?”

裴英娘接过茶盅,啜饮一口,余光瞥见李旦坐着没动。

王浮初入朝堂时,贤人已经因为身材的原因不睬事了。前几次贤人传召他,老是隔着整座大殿和他说话,中气不敷的声音传出来,恍惚不清,要宦者在一旁提示,他才气听懂贤人在说甚么。

贤人仿佛忘了他们。

看来,宫人们说贤人疼宠十七娘,并非虚言。

李治揉揉眉心,“传信程锦堂,命他戴罪建功,缉捕康阿义。”

李旦脸上没甚么神采,但眼里有平淡的笑意,眸子黑而亮,情感深沉。

康阿义是此次战事的行军总管之一,父亲曾是驽失陀部的酋长,归附大唐后,改姓康氏。康阿义和执失一样,都是突厥后人。

“世人都道武皇后心狠手辣,接连害死废王后、萧淑妃,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如果没有贤人的默许,谁能逼迫我王家满门!我驰骋疆场多年,立下赫赫军功,岂是武皇后一介妇人说放逐就能放逐的?浮儿,今后回了京兆府,牢记莫要再提起你姑母,若你有幸能入朝堂,不但要谨慎武氏,还得防备贤人。你姑母死前最恨的人,并非武氏,而是贤人啊!”

茶汤配上点茶花,香色绝美。

裴英娘眼眉一跳,按住李令月的手,“阿姊别贪凉,固然是温茶,喝下去亦能沁人肺腑,保管比你吃冰饮还风凉。”

李令月身形饱满,格外怕热,手中执一柄月白地双鱼戏水团扇,边走边摇扇子,玛瑙扇坠时不时撞在镶金玉镯子上。进了阁子,环顾一圈,挨着裴英娘的坐褥坐了,笑着道:“你又亲身给八兄泡茶了?都是你惯的!我就不信,你如果不脱手,八兄真就不吃茶了?”

裴英娘和李令月依偎在一起谈笑风生,一个绿鬓红颜,美丽明丽,一个如花似玉,风韵端丽。李旦坐在一旁,含笑看着她们。

铜缶里水花翻滚,春水煎茶,连香气都又轻又软。

李令月朝李旦伸脱手:“我也要。”

但王浮现在没故意机感慨贤人的过人身姿,心中想的,是阿耶临死前说的话。

阁子不远处,几名宦者簇拥着身穿一袭石青色圆领袍衫的李治,缓缓走下落英缤纷的桃花夹道。

李治垂眸,轻扫袍袖,“你可识得裴玄之和褚氏?”

王浮心念电转,道:“回陛下,恰是。”

推荐阅读: 请叫我菌主大人     推掉那座塔     末日圣兵     百世人生[综]     农家小事     女神的贴身仙尊     无尽仙路     不悔传奇     我从今天开始种植神魔     胡兑七的风水调查     唐宫词之梨园天下     重生男神归我了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