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吕才,好生蠢货。”
淑妃容色一沉:“‘后为武女,唐三代昌?’”
“李淳风为人谨慎,又实为袁天罡之徒,受师命保护我大唐,是故向来只忠于陛下一人。
淑妃闻言,思虑半日才道:“父皇活着时,便道袁天罡之能可通鬼神。从未曾间断寻访其踪。何如他如神仙般的人物,倒是苦寻不得。且他与其父袁玑,一起来各种提点陛下一族,可说事事知机,到处预报……不成不说是神人也。便是如此,他也从不受任何官职犒赏。这般漏夜入内以报,更是头一回……
“你是不是奇特,本宫该当是最爱好听到这些话的?”淑妃见她不语,便笑道:“本来当是如此,但是想一想,实在这天命之说,说不定便真有些事理。毕竟……”
“说到这儿,娘娘,陛下却仿佛成心静观。不然也不会有现在这令吕才订正阴阳杂书之事了。”
青玄闻言,看了看四周,一众小侍识相退下。她才慎重道:
娘娘,据他所说,那灵鹤说的,倒是有关那暮年间武媚娘初入宫时的规语并非假造,公然是风雅师袁天罡所定。
太宗诏,以来年仲春封禅于泰山,以谢六合赐福,畅旺大唐社稷之恩。
斑斓殿内,淑妃闻得青玄来报,淡淡笑道:“他这般诘责阴阳鬼神之事,难道是在否定当年高祖起事,并非天命?是在说李唐这江山,是谋反得来?”
两主仆相视一笑。
目中寒光一闪。
“娘娘,上月末日,风雅师袁天罡漏夜入皇城观星台,又假了李淳风之言,请得陛下观星台密奏。”
“那便联手就是。”淑妃又道:“再者此女必适中宫嫡子,也是风雅师说的。是故只要本宫终立正宫。能获得这后命之女的,也只要恪儿了。”
“袁天罡非常谨慎,再不教别人得闻。加上王德公公亲身带人封了观星台摆布高低,我们太常寺中的眼线,没法入内。”
淑妃一怔,思虑一番,才喜道:“你是说她……”
袁天罡笑道:“天道有命,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