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参加科举,文章题目是我的皇帝父亲! > 第二百二十二章异想天开,让老将倾囊相授
不过,要等本王把剩下的话,讲完后,再拿出来。”
“这个你们不消担忧,从底层遴选出来的武将,不但不会抢你们后辈的位置,还能帮手催促他们。
见李佑卖关子,程咬金和尉迟敬德不肯意了。
“殿下,您太荣幸了,竟然能发明这么好的练习册本。
若真的把这些东西应用到实际,大唐的府兵的气力必定要晋升好几倍。”
只要他们父子不会因定见分歧而辩论,他们就放心了。
李靖话一出口,尉迟敬德和程咬金神采大变。
他们好不轻易有本日的位置,天然希他们的家属,永久保持现在的职位,不想被其他家属代替。
对于他们的鼓励,李佑了然于心。
刚开端,还漫不经心,一向想着军校培训的事。
为何不考虑推行武举,选出更多将领呢?”
就连一贯与李佑定见相左的晋王,也没有说甚么。
唯有李勣比较淡定。
见李佑呈现,世人见礼后,几个武姑息围了开口。
“殿下,您这么焦急的培养新人,是在嫌弃我等吗?
从浅显兵士里选人培养,不就是在跟他们的后辈合作吗?
将来,大唐的兵制会不竭鼎新,需求大量优良的将领。”李佑意味深长的看向几人。
一本叫《纪效新书》,一共分十八卷,别离从选兵,编伍,技术战术练习,军事记载,各种偶然和实际作战练习等方向动手,深切浅出,看后大受开导。
如许,李世民就会挑创办军校,这个最好办的建议。
在本王的军校里,统统学子都能享用全面的军事教诲。
几人迷惑的从子玥手里接过书,谨慎翼翼的翻开。
剩下的,会派到各处担负军官,参与办理,培训新兵。
至于创办军校和研讨兵器,只是在现在的兵制上做窜改。
见李世民松口,李佑见好就收。
“呵~,你是美意,可武将们不必然会共同。
等他们学成后,会从这些人内里,再挑出最优良的,由经历丰富的老将讲授。
“齐王殿下,您能包管,军事黉舍真的能培养出优良的将领吗?”
归正他也没筹算一次搞定统统题目,之以是同时抛出几个题目,不过是障眼法。
让他们教本身的孩子能够,让他教外人,的确是痴心妄图。”
见李佑如此说,李靖几人更担忧了。
“可将士们大多来自布衣,大字不识,如何学习?”
李佑奥秘一笑,让子玥拿出十几本提早抄好的书。
没想到,反而让二人反目,相互不对于。
“还等甚么,这么好书,必然要尽快献给陛下,让他下旨推行。”
本王想要创办的军校,是培养精兵强将的处所。
即便是内行人,多花些工夫,也能了解个七七八八。
第二日,李佑就在朝堂上,提出要创办军校和设立研讨兵器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