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参加科举,文章题目是我的皇帝父亲! > 第四章 震惊主考官,进入第二轮考核
不远处的官员们都沉默的点头,主考官都这么说了,他们还能有甚么定见。
每个考生的位置都用密实的竹帘隔开。
房玄龄和杜如晦靠近一看,倒吸了口冷气。
为了制止考生窥视别人的考卷。
第四章 震惊主考官,进入第二轮考核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纷繁点头称是。
望西都,意迟疑。悲伤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因为此轮测验只要三百人插手,只用了两盏茶的工夫,考生都身份信息就查对结束,都进入了考场。
两天后就要考核诗词,他们都想看看这位皇子会写出甚么样的词句。
终究,李佑的成绩为甲上,进入下一轮考核。
三人夙起就跟从李世民,天然晓得潼关阵势险要,乃是兵家必争之地。
李佑也早早的进入贡院,混入考生步队中,寻觅埋没的位置。
嗯。。。虽说这题目后半部分很离谱,但前半部分还是很不错的。
文词繁复,音节调和,宽仁之人不念本身的处境,而是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
策问的命题为《民忧!》
不过,他并没有这么做,作为主考官,在测验成绩肯定之前,他是不会如此做的,有失公允。
不过,虽说一眼就能看出这是文章出自某位皇子,但是此人的文采斐然,确切未几见。
又颠末几个官员的评定后,李佑的考卷被送到了长孙无忌的手里。
最后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李佑固然是皇子,并不是嫡出,大唐的皇位传给的是嫡子或者宗子,他在凸起也不会对本身的外甥形成威胁。
“我也同意,状元非这位皇子...额,这位考生莫属。”
见长孙无忌拿着一份考卷看了半天,一会儿嘴角抽搐,一会儿又喜笑容开,一旁的房玄龄和杜如晦都凑了过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如此气度与志向,古今罕见啊!
走廊上放了一排排矮桌和软垫,考生席地而坐,还能够看到院内的风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现在,他手里已经有了几份考卷,都是颠末诸位大儒细心考虑后,才堆积到他手里的。
这马屁拍的,的确太直白了。
长孙无忌非常震惊,没想到淑妃之子竟然有如此文采气度,不比长孙皇后的嫡子差。
就冲着这文笔和前面的诗词,也绝对能被选,更别说他身份不凡了。说不定是陛下派来,像世人显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