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开局与李二断绝父子关系 > 第184章:祸福相依
就是女的也不消担忧,少府里多得是织机,正需求人手呢。
可谁又能包管,此次黄河就不会出事呢?
并且,这些还只是单单被记实在史乘上的大型天然灾害,至于其他的一些只影响了一州之地,或者数县的小型灾害,压根就没有被记录。
既然人都被少府吃下了,地少府必定也不会放过,
可正所谓祸福相依。
常遇春、徐达等人也确切给力,在大唐水灾和水患结束的同时,火线的捷报,也已经送回了长安。
李恪想要缓口气,只能从高句丽打劫了。
要不然大唐能够到了来岁还是会缺粮,那就会真的成了连绵几年的饥荒了。
但还是有小部分人,决定分开关内、河东等地,实在是这些年的灾害让他们吃尽了苦头,不肯意待在这个悲伤地了。
这场灾害,给大唐带来的也不但单是好事。
全部关中、东都四周诸州的农业,还是遭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自从贞观年开端,整整二十年时候,汗青上的李世民一向在面对水旱蝗灾的打击。
三年秋,六辅之地及绵、始、利三州也是大旱;
二年春,关内诸州大旱;
李恪趁此机遇,策动朝堂的力量,主动找上这些受灾百姓,将他们迁至辽东一带,包管他们的保存。
李恪专门再去嘱托洛阳本地和工部的一些官员,务必看好黄河大堤,果断不能让大堤被冲开。
归正除了突厥的俘虏,此次又有了高句丽的俘虏这么多人,定然能够将大唐境内修满沟渠和门路。
这已经充足了,接下来的时候,只能看本年夏季能不能抢种一批冬小麦了。
更何况,海内恰是缺粮的时候,急需高句丽的粮食做弥补。
现在,李恪心中也有些光荣,还好辽东发明了金矿,已经起首分离了一部分人,去了辽东各地。
只要会织布,便能够去织布,再不济也能够去养蚕,报酬和男的一样。
少府给的报酬还是很优渥的,包吃包住,一天三顿饭,这就是他们之前想不到的优惠了,更何况每个月还会分外给他们发三十文钱。
有了少府的这个承诺,绝大多数受灾百姓,挑选到少府里干活去了,一时候少府的人力物力获得了狠恶的收缩。
现在因为李世民早早退位,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十年中气候的狠恶窜改,全数都要看李恪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