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沟古村不但是地理环境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她的发源也与桃花源非常类似。据后沟村出土的墓志碑记录,后沟古村张姓的鼻祖张崇晖原是“清河望族”,“避地于兹”来到后沟。墓志铭中固然没有切当申明来此的启事,但却记录张崇晖卒于唐元和十四年即公元819年,享年81岁。那他就应当生于公元738年,即唐开元二十六年。而公元755年,即唐天宝十四年张崇晖17岁时,“安史之乱”发作了。一场空前的大难横扫中原大地,包含清河县在内的全部黄河中下流地区一片冷落,群众过的是流浪失所、朝不保夕的糊口。杜甫在他的诗作《无家别》中描画了当时的气象:“孤单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动静,死者为尘泥。”。我们不难猜测,张崇晖必然是为遁藏“安史之乱”才来到后沟的。这与桃花源中的报酬“避秦时乱,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如出一辙。
来过后沟古村的人都晓得,后沟在一条长长的沟里。
出了榆次郊区,沿通往寿阳的公路向东,走到东赵村东再向北一拐,便进入了后沟古村地点的山谷。这时你会立即产生一种回到畴前的感受,因为那些代表着当代文明的风景一下都消逝了,映入视线的是一座座夹道而立的黄土山岳,如果是在夏天,山岳上的绿树青草会把全部山谷映托的朝气盎然,如果是在夏季,山岳上因枯萎而发黑的草木会给山谷平增原始古朴的气味。
2017年5月8日
而从我们现在体味到的后沟先民的糊口状况,也几近与桃花源人一样。后沟古村保存有一块记录后沟先民修建“玄天宝殿”的石碑,石碑两面都有字,记录了后沟村民张财禄和老婆胡氏发愿修建“玄天宝殿”,不幸半途亡故,他们的儿子张显降服重重困难,终究完成父母心愿的颠末。碑上还开列了捐资人和制作工匠的姓名。但是最吸惹人的是刻碑的年代,石碑一面的刻录年代是明崇祯十六年七月,另一面刻录的年代是永昌元年三月。崇祯我们比较熟谙,永昌则是闯王李自成的年号,崇祯十六年是1643年,永昌元年则是1644年。从1643年到1644年是中国汗青上最动乱的期间之一,产生了大明王朝从崩溃到灭亡,李自成的大顺军入主北京又兵败退出,清军进兵山海关并终究入主中原等大事。大清王朝为篡夺中国的统治权,制造过多次搏斗抗清军民事件,如扬州旬日、嘉定三屠、江阴惨杀等,导致中国人丁锐减数千万。而这时的后沟村民却在用心肠修建一座“玄天宝殿”,可见后沟人的糊口是相对安宁的。他们虽不像桃花源中的人那样“不知有汉”,但朝代的更迭对他们的糊口影响明显是很小的,他们能够好不困难地把新朝和旧朝的年号刻在同一块石碑上。
当年的后沟古村就如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因为经济不发财,后沟村耐久以来都没有专门与外界连通的门路,村民外出就是沿龙门河道往出走,雨季河水上涨后,底子看不到有人走过的陈迹。当时村庄完整掩蔽在现在票口看到的黄土崖壁以后,不知内幕的人底子不晓得这里有村庄。传闻抗日战役期间,日军扫荡走到这里,只瞥见一道黄土崖,没发明有火食的迹象,就掉头归去了,使后沟逃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