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铭固然心中嘀咕,为何百里无忌如此仇恨晋帝石敬塘,如何说人家也是自承正统,天下各地诸候多数名义上尊奉。但见无忌不象意气用事,也就不便再劝了。
哎,那得有多大的仇啊,徐世铭摇点头走了。
实际上百里无忌方才在听到徐世铭说分辩时,想到的是这老滑头竟能晓得言论争。
“服从。”
“先生勿须担忧,石晋要动兵早就动了,还发个戋戋戒令做甚么。石晋外强中干,苟延残喘罢了,照我的话去做就是。”
见过天子斥责大臣的多了去了,还真没见过大臣传檄攻讦天子的。
“圣上试想,臣被主战派赶离圣上身边,现在海内内哄频生,晋国的亲辽政策已经转向,加上北汉对晋国又是虎视眈眈,西边蜀国更是日夜窥测。此时圣上若出兵南下,万一后院失火,必悔之晚矣。”
石敬塘对桑维翰叹道:“桑卿知朕,朕忍辱负重向契丹人低头称儿还不是为了天下百姓,每年朝贡不过就是一州的税赋,天下有多少州?某以此换得契丹人不再南下,保住天下百姓朝气,多么大德,却被这蝇蚋小儿骂做卖祖求荣,朕多冤啊。朕不管如何,都要南下灭了他。”
而身在江陵府的南平王一边赞百里无忌还算有点知己,一边怒骂这小子太不知天高地厚了,无缘无端去招惹石敬塘那煞星做甚,正担忧石敬塘南下祸害荆南呢。闻听石敬塘不南下,只回骂的动静也不由傻呆了,这唱的是哪出啊。
也打碎了石敬塘独一的一丝自负,献媚于外已经被人背后苟舌,现在再被属臣欺侮,却没法惩戒,这另有一点天子的庄严么?
东南边的吴国已经变成了唐国,也就是南唐。徐知诰改名徐诰后,又改名叫李?c。今后脱胎换骨成了天子,也就是传说中的南唐后主大名鼎鼎的李煜的爷爷。此时刚登帝位,正忙着清理海内烦琐的琐事,比方封官啊,册妃啊,断根异党啊这些,哪有闲空来管南平和蜀、晋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
这类戒令的呈现使各个权势目瞪口呆,这就是大晋天子赐与抗旨不遵的百里无忌的惩戒?
戒令中激烈抨击百里无忌目无君父,擅自锻造火器,残害邻国等等的罪过。
但仗不打了,天子也不能让人白骂啊。因而找些“文人雅士”再次草拟戒令,诏告天下,斥骂百里无忌无君无父,无情无义,不知戴德,恩将仇报等等。
桑维翰抚掌赞道:“陛下良苦用心,自会由后代史官奖饰。不过,此时却不能对南平用兵,皇被骗以国事为重,临时哑忍,待今后安平火线,再行南下,必报此仇。”
说得那是冠冕堂皇,但明眼人一看,就会感觉恶心。民族的保存庄严如果需求靠奴颜婢膝来调换,要靠对方的恩赐来调换,要靠割让地盘来调换,如许的保存庄严要其何用。实在不独是石敬塘,前朝后代亦层出不穷,如“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如“曲线救国”等等,不堪列举。
晋国天子向天下各地行文斥责南平国夔万经略使百里无忌的戒令传遍五湖四海。
书记一出,天下再次哗然。
石敬塘肝火泄了,天然也复苏了,叹道:“桑卿所言在理,某先把这帐记下,今后再向他清理。”
“先生觉得该如何应对。”
南平西南边的楚国大王马希范正“吃喝嫖赌”玩得不亦乐乎,哪偶然候来管别人的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