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不太爱理睬姨娘和庶子、庶女,平时除了月朔和十五以外,连存候都免了,见状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起来吧,杜姨娘你本日过来,有事儿?”
宋氏实在不过是一时感慨罢了,并没如何把外人的事儿放在心上,百姓是否能吃饱饭、读起书,跟她都没有干系。
“都不轻易。”宋氏轻叹道,她自幼没吃过甚么苦,但也晓得在大齐很多人家连饭都吃不饱,能供孩子读书的就算是敷裕了,定安侯府固然端方差,但好歹是不缺银子读书。
去的书院,现在已经是秀才了,她儿子就算资质比不得二少爷,但也不能扔在后宅不管不顾啊。
“夫人,三少爷传闻他二哥本日在家,特地过来看看。”杜姨娘道,姨娘可算不得端庄主子,就是对着自个儿的亲儿子,也直能喊声‘少爷’。
“三少爷学业上的事儿,你还是问问老爷吧,看他有甚么定见。”宋氏可不想接办这事儿,固然每个月的束脩不过三两银子,但她可不肯意把自个儿的钱花在庶子身上,从公中出的话,她倒是没甚么定见。
杜姨娘和两个孩子具是一副低眉扎眼的模样,施礼一丝不苟,看上去恭敬的很。
怕主子伤怀,赵嬷嬷从速转移话题,“二少爷待会儿过来陪您用膳,您看要不要再让厨房加几道菜?”
“二少爷方才练完拳,现在这会儿应当去沐浴了。”一旁的端着托盘的采箐道,夫人和二少爷的院子紧挨着,再加上内里的服侍的人多是从正院拨畴昔的,以是有甚么事儿正院这边一探听就晓得。
“让厨房再加一道酱牛肉和水晶冬瓜饺,把粥换成养肝明目粥,别忘了让他们快点。”宋氏叮咛道,厨房那边惯会逢高踩底,做饭都得先紧着老祖宗那边,其次是侯爷、老大伉俪俩,然后才是她和之平,端庄主子里头她们母子是最靠后的,比来因为获咎了老祖宗,这上膳的速率就更慢了。
“夫人安。”
宋氏哪能不清楚杜姨娘的这点谨慎思,只是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还真不好推委,“行了,我跟老爷说一声,再多的就不管了。”
读书可不止束脩要花银子,笔墨、书籍、长衫……读书人的讲究多了,宋氏已经能料想到杜姨娘和惠姐儿今后节衣缩食的模样了,不过那就跟她没有干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