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姓爷是在六月十五今后出兵的话,有这一个半月的时候,门生能够包管每个出征的将士都能带着真正的兵器上阵。”
“均匀程度?”
“这是国姓爷麾下最精锐的一个营头了吧?”
利用这两种搏斗兵器的占有士卒的大多数,校场的侧面,亦有弓箭手和鸟铳手在练习。
“恰是,明天忠振伯也是这么说的。”
郑胜利大步的走在前面,不时的向恭敬的走在侧后的陈凯讲授总镇府的布局。穿廊过径,二人很快就来到了大校场。
如许一来,兵器还是有着一千五六百件的庞大缺额。幸亏,郑胜利在腊月里劫了自家的海船,充公了一批代价十万两白银的货色和货款,用这笔钱充当启动资金,收买了一批铁料,又派人进山砍木,工匠们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才有了完工的本钱,不然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起兵之初的那两个月,工坊里的铁匠和木工们一向在加班加点的修复了那些破坏的兵器,最后补葺结束的时候,倒也算是有了近两千件能用的兵器。就是此中的鸟铳和火炮,以着他们的技术程度,实在没体例修复,也只能持续扔在武库里生锈。
这两个镇是如许,想必别的的两个镇大略也是这副模样。陈凯踌躇了一下,随即便对郑胜利说道:“如果便利,国姓爷可否带门生去看看打造兵器的工坊?”
出了虎节堂,郑胜利一摆手,亲兵便留在了那边,自顾自的带着陈凯向总镇府的校场走去,竟全无半分防备。
技艺上的题目是其一,陈凯细心察看了一番,很快就重视到左前锋镇的长枪手在军队中的占比远远高于亲丁镇,而军中赖以破阵的刀牌手的比例就不成制止的要少上很多。并且更要命的是,长枪手当中也有很多兵士用的底子不是长枪,而是削尖了一头的木枪。至于弓手,就更是只要弓箭,连哪怕一根鸟铳也没有,乃至就算是如此,弓箭手的比例也没有亲丁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