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良慈厚,克让谦恭。胸无城府,行有规衡;
壬戌孟夏上浣
刚止住哭声的惠萍只叫了一声“郭奶奶!”又泣不成声了。
阴阳先生“噗!噗!”对着大龙吹了几口,问:“你是谁,有啥话要讲?有啥委曲要申?”
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子孙永继,蒙庥先人。
孺人李氏,汉将后嗣;名讳晓梅,惠质兰心。
“再就是俞世珍了,自从大龙摔来世昌堡到这阵,他和晓梅话也没说过一句,更不消说借棺材了。买棺材?这阵子把钱掂在手里也没货呀!”牛国璧面带难色的说。
孺人生于一九三三年农历六月十九日,登遐于一九八二年八月三日,享寿五十。乡亲建议,余谨属文,以叙其德,以彰厥后。
俞致祥想了想,又增加了三个字,变成“大淑德李氏孺人晓梅之棺木”十二个字,俞炳义又压着指头,口念:“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生老,落在 ‘老’字上,好!是个吉利字!”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旺旺头戴白孝帽,身穿带有袖子的白孝衫,麻绳束腰,双脚靸着裹有一整圈白布的鞋子,手执引魂幡走在最前头。周继愈头缠白布条,身穿不带衣袖的孝衫,一手执丧杖棒,一手抱着本该旺旺抱的孝子盆跟在儿子前面。惠萍头缠白布条,身穿不带衣袖的孝衫,鞋子用白布裹了半圈,一手执丧杖棒,一手抱娘亲的遗像和周继愈并排走着。他们身后,四个青年人抬着棺材,走未几时,顿时又换成上另一拨。家门亲房的长辈手执丧杖棒,走在棺材前面。乡亲们或拿纸火,或拿铁锨,跟在家门亲房的前面。送灵的步队足有半里长。
肄业故小,高见过人;梁祝之约,贿迁俞门。
俞致祥说,“我乳母自寻无常的事儿只要曹几个晓得,不要别传就是了。新做一副寿材从故里木料市场运回原木,靠野生锯成木板,打铆刨光,最快也得三天!”
次日凌晨,浓云密布,天空飘起蒙蒙细雨,数声降落的“房下们,送丧了”的呼喊,使松柏峪覆盖在一层悲惨的氛围当中。起丧前,有一个“书棺头”的典礼,就是在棺头上写亡人的姓名。俞致祥拿起羊毫,筹办写“大淑德李孺人之棺木”九个字,俞炳义手指导着,口里念着:“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落在‘死’字上,对子孙后代倒霉,是个大忌讳。你再添几个字!”
(上部完)
爱而不溺,宽而不纵;教戒无阙,诲化谆谆。
大淑德俞慈君李孺人懿行序:
“你害得我女儿好苦,你在北京避心闲,可晓得惠萍这些年的苦处吗?”俞大龙又是鼻涕又是眼泪的说。
郭爱爱挪动着一双小脚,来到世昌堡,曾经的一头乌发异化着红色,眼眶四周爬满深深的皱纹,脸颊下陷,显得颧骨稍高了些。一身半旧的化纤布衣服,裹不住肥胖的身子骨。她的身后,女儿俞彩霞佳耦抬着一口红色棺材,“惠萍,你娘怕是连棺材都没呢。这是彩霞两口儿为我筹办的榆木寿材,估计大小合适,给你娘用吧!”
俞大龙说完,“扑通”一声栽倒在地上,人事不省了。
静宁县政协常委、故里小学首届毕业士 季成全 鞠躬
女亦胜男,秉承母训,自甘毁誉,育子情衷。
49
刚毅坚卓,清风载兴。族戚推服,闾乡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