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中,要提着花神灯,在花神庙四周巡游,相互倾慕的少男少女借此约会,恰是大好光阴。
这一天,另有吃花糕的风俗,汇集百花制作的花糕,香味浓烈,向来是非常不错的食品。
“往年也曾吃过花糕,可都不比荀师家中这般精美。”
林如海曾为一榜探花郎,初外放为九品知县,又历任多地,现在升迁至正五品知府,官风又不错,人脉也是很多。
周迅用手指悄悄拈起一块花糕,做成了白兔状,闻闻花香扑鼻,入口绵软、带着丝丝甜美,浓烈的花香,刹时溢满心脾・・・・・・
器,在风水当中,就是格式;在气运之上,便是命数。
“明诚这孩子,初见时感觉是人才,有三分才华,好生调教,落第不难,进士就得看运道。倒是县试以后,显出几分真色彩,叫老夫发觉。这双老眼,阅人无数,少有走眼,明诚这小子,驰名臣度量,才具器足,今后可为一代名臣良相。周家今后畅旺,便在此子。”
周迅做到荀或劈面,吃着花糕,议论些文章诗词,一会儿就吃完了一个食盒的花糕。
荀家天然也备下了花糕,早在旬日前就在预备着,汇集新奇的花瓣,和着新米,捣碎了,制成花糕,再加上白糖,做成各种精彩的款式。
周迅在马车里想着。
而在荀或这等饱读经义之辈看来,度量,就是为人处世,就是心性经历,就是起卧行动各种纤细风俗,是这统统的综合。
“这林如海倒也痴情,如何也不肯续弦。这为女儿相看人家,夙来都是妇人的事情,也难为他一个大老爷了!”
周迅未曾觉醒真灵之前,不过是乡间一少年郎,即使读过书,有些文采,又能有多少见地?但是觉悟宿世各种,不乏大权在手、搅动风云的经历,更有那仙道寥寂、别有风景,大节之处还罢了,纤细风俗小处大异平常,这也就是荀或,换了周桂这朝夕相见的老爹来了,免不了有所思疑,当然这也是周迅不肯回家的原因之一。
“花糕可还好吃?”
“林家女郎本日要去花神庙祭神,明诚恰好去见上一面。如果合适,这婚事也是做得。”
就着这花景,周迅吃着花糕,就像是吃下了全部花朝节。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
周迅干脆带着花糕,来到花圃。
在荀或家中,自不比其别人家,不需求拘束太多。
对那位林知府,归去他去信给自家老爹,也得了动静。
荀或也在赏花吃糕,只是他坐在亭子边,小桌上多了一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