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框拿着个包包进入《明报》大楼,沿途碰到的那些没有休除夕假的《明报》员工,纷繁主动问候他节日欢愉。
…………
倪框气呼呼地说:“起码千字501元。我写了几十年小说,竟然不如一个小辈,这不是笑话吗?”
吴成刚偏着头一看,却见两个年青人正在抢一份《东方日报》。不消说,那两人必定是在看《漂渺之旅》。
两人大眼瞪小眼憋了会儿气,金镛才说:“如许吧,稿费给你涨成千字410元,绝对不能再涨了。”
倪框说道:“甚么叫我别急?你看这一年来《明报》被《东方日报》压成甚么模样,给我加稿酬恰好能够跟《东方日报》打擂台。”
倪框说:“现在是除夕假期间,好多报纸杂志都找我约稿写新年特别文章,我每天供10份刊物的稿子,哪偶然候看报纸?”倪框扬了扬他带来的《星岛日报》说,“这上面拿我跟康剑飞比较的文章,还是我儿子拿给我看的。”
1981年1月3日。
金镛从抽屉里翻出两份《东方日报》,递给倪框说:“康剑飞的新小说连载了,你先看看。”
倪框对峙本身的设法说:“收税的来了给他们申明环境就是,实在不可的话,那些稿税我本身承担。”
吴成刚特地在街头转悠。不时地留意一下路边的书报店和报摊。《漂渺之旅》固然他没有署名,但毕竟是他写出来的,前几万字也是他点窜的,以是吴成刚特别在乎这部小说的读者反应。
车上的人特别多,吴成刚只能挤在人堆里拉着横杠,却闻声中间有人在说:“喂,阿布,你如何还没看完?快给我看看。”
“顿时就好,谁叫你本身不买一份报纸。”
倪框把一张《星岛日报》往金镛的办公桌上一拍,说道:“你看看上面是如何说的?康剑飞的新书稿酬还是是千字500元,是现在香港作家稿酬第一人,说我倪框已颠末时了!”
吴成刚来到巴士车站,等了一会儿终究比及巴士,筹办搭乘巴士回家。
看着金镛那一脸平和而又果断的神采,倪框有一种撸起袖子将其暴打一顿的打动。可两人20年的老朋友,倪框深知让金镛加稿费有多难,他只能无法地说道:“那如许行不可,你给我千字400的稿酬,对外说是千字550块。”
倪框之以是能靠写作发财,完整因为金镛的提携,并且以后两人的干系也非常密切。可再好的干系,让金镛几十年如一日的压稿费,那也得心生不满啊。
倪框确切有来由活力,他的卫斯理系列之《头发》,在前年被评为香港青年最受欢迎小说,客岁发行的卫斯理单行本又大卖特卖,更是被黄玉郎炒成稿酬千字500元的文坛第一人。就在倪框风头无两之际,鬼晓得从那里冒出个康剑飞,仰仗一部闻所未闻的穿越武侠《寻秦记》。直接把他的风头给抢畴昔,并且在稿费上也压他一筹。
“是啊。”金镛点点头。
作为资深的顶级小说家,金镛与倪框在看了《漂渺之旅》后,看到的远比其别人多。
金镛没想到倪框会想出这么个打肿脸充瘦子的设法,无语道:“多出来的千字150元稿酬。但是要上交给当局很多稿税的。”
金镛非常必定地点头道:“千字400元。不能再多了。”
这两年香港经济生长很快,物价、人为都持续上涨,按理说是该给作家加加稿酬了。金镛说道:“千字500太多。千字400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