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书淮又道,“几位又说袁督师恪守辽东,后金贼夷必不成过,此话不假。不过,诸位可想过,贼夷铁骑入我大明乃至攻我京畿,并非只辽东一道?”
穿越前秦书淮就对大明文人很有观点,现在又听到这么荒诞的所谓“论策”,加上酒精的感化,便忍不住也掺杂了出去。
对三个墨客说道,“三位兄台,此言差矣!”
青衣墨客脸上闪过一丝愠色,不过顿时又很有风采地一笑,说道,“哦?那兄台有何高论?”
三位墨客眉头舒展,愣了一会,忽而又大笑起来。
不过没过量久,老者就眉头微皱。
青衣墨客不屑地说道,“兄台如何称呼?鄙人李敬臣,家师严承宽,乃是东林书院讲学,不知兄台师承哪位先生门下?”
另一个青衣墨客笑道,“寒窗十载,四书五经自不在话下。不过近年之策论,倒是非常头疼。不知本年策论以何为题?论辽东?论抚民?还是论吏治朝纲?”
虽是早晨,但饭店里还是门客盈门,大抵是这里靠近运河,有的是深夜下船来打尖用饭的客商。
东林书院便是东林党人的信奉圣地,也是大明读书民气中的圣地。青衣墨客说本身是东林书院出来的,就比如现在人说本身是哈佛剑桥出来的。
白衣墨客又道,“要说论辽东,现在辽东有袁督师坐镇,以坚壁固垒,避锐击惰,相机堵剿为策,辽东一线固若金汤,贼夷必不成犯中原。是以,本年若策论辽东,当以抚夷、剿夷为重点,而非辽东防务为重点了。”
“几十万勤王之师?我呸!你觉得朝廷可堪一战的兵马另有多少?撤除空饷的兵员不说,真正能战的怕只要十之一二!现在朝廷屯重兵于辽东,又用重兵对付GSSXSX一带民变,届时八旗精锐一来,怕是直捣紫禁城脚下!”
这么说,王承恩要对于的,纯粹就是李大梁这小我了。
但是不管谁当家,江河帮都不能倒!这是朝廷制衡武林的独一筹马,这个筹马你王承恩不珍惜,我秦书淮珍惜!
既然江河帮尽忠朝廷,那为何王承恩又说江河帮的操控者李大梁是崇祯亲笔圈定的钦犯?
看来这几个墨客都和在朝的文官一样陈腐,袁崇焕只不过获得了一次宁锦大捷就把他捧上了天,就连擅杀毛文龙也被他们说成了“计除奸贼”,觉得辽东局势已定,也是好笑。
秦书淮听到这几位墨客老练的设法,心想此时恐怕大多数人包含崇祯此时也是这么想的吧。
这个李大梁究竟是何方崇高?他身上究竟藏着甚么样的奥妙?
谨慎翼翼地绕过巡查的帮众,他这才出了院子。
三位墨客先是微微一愣,随即又是不屑一笑。
除了老者,秦书淮也是眉头一皱。
“这位兄台倒是有几分见地。不过你可知长城一线乃国之樊篱,朝廷必定重兵扼守,戋戋后金贼夷几万铁骑怎可等闲过关?并且即便出去,待京畿四周的几十万勤王之师赶到,岂不成瓮中捉鳖之势了?”
听到墨客论国,老者便在墙角边找了个位置坐下,饶有兴趣地听了起来。
非论如何,这又是一场内斗!王承恩自以为所做的统统都是为崇祯好,却不晓得他才是崇祯实现巨大抱负的最大绊脚石!李大梁如果被王承恩搞死了,可想而知方才崛起的江河帮会遭受多大的打击。大明朝恰是有太多如许自发得是的人,才终究国破君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