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若仗兵戈之利,徐州虽弱,登亦能够三千州兵拒吴越之众!”
孙权见世人散去,干脆将书馆之规写下,挂在门外,然后落座取出一卷竹简来,展开只见写到:“仲谋雅见,耀已出发赴汝南之地,想来夏前难在相见......”,倒是袁耀手札,信中劝道孙权早日到差九江以抚几县之民,又言谈汝南情势,向孙权扣问可有应对之策。
农家
“特为使护送康成公(郑玄)来江东,趁便与伯符将军议事,我见公子繁华之相,不知如何称呼?”,陈登瞥了一眼孙权,见他似是此地之主,猜想必是江东大师之子。
“渊清玉洁,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博闻强记,奇逸卓才,吾敬孔文举;英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渔猎劝耕,抚众济民,我敬仲谋,余者庸碌,不值一谈”,陈登倒是骄狂一笑,似不将天下其他人放在眼中。
“皆以阅过,获益很多”,中年文士持续翻阅《汜胜之书》。
“不想我之名入元龙之耳”,孙权笑道,陈登才高而傲,所敬者寥寥。
跟着感受走,然后就进沟里了,本来第二卷我只是大抵情节+人物因为设想人物太多取了个世皆豪杰,但是从郭嘉,程昱开端加大智商光环后,已有了兵家法家的迹象了,随便窜改了下糜芳然后到了写步骘时候又把计然之道(算商家范蠡五计灭吴不算诸子内里的十大师),看到陈登兴建水利疏导稼穑我又把他归到农家了(实在人策画也很高,就是傲气了点,刘备第一个真正的谋士,可惜备备年青失措,毕竟才30多岁,乃至于今后常常记念陈登),当然汉末已经没有所谓的诸子百家,不过诸子百家的学说很大一部分已经被儒家吸纳。步子有点大了,第二卷场景会很多至于我能不能把握好,我也不敢说,毕竟我是个新手。
“《宰氏》我已阅过,不由温读一番”,中年随口回道,又取下《神农》,《汜胜之书》“温读”。
“若持新纸,竹简欲来誊写,还望登记在册,若发明有遗漏之错,还望相告纠错,勿再惑人,切勿大声鼓噪,如有猜疑,可小声计议”
“若仲谋持印绶乘舟楫而来,我自当开城相迎”,陈登笑道,转而正色说道
“先生之言,见家兄后,切勿再言”,孙权擦汗,陈登这张嘴,难怪北方之士说他狂悖绝伦,“若孙氏取丹阳,不知先生以何应对?”
陈登!孙权脑中恍忽一下。汗青上陈登在徐州,仅以郡兵连拒孙权两次(一次突袭,一次夜间多置火把+突袭),孙权十倍之兵被陈登打得溃不成军,孙权经历包之名由此而生。
“元龙观孙氏如何?”,孙权开口问道,陈登既是保境守民之心,有韬略,善运营,能借势。他日孙氏北取丹阳,接连广陵,如有攻取,恐怕不易。
“儒以礼治,农以产兴,一虚一实,兼用殖货,国可兴也”,中年文士见孙权弱冠之龄,竟有此问,不假思考开口回道。
“先生若对《宰氏》感兴趣,可去堂中坐下细读”,孙权见那人翻书草率,一目而过,心中不由气恼,其间书多是招募书吏誊写,他如此粗心浏览,让孙权感受孤负世人辛苦之作。
“敢问先生大名?”,孙权见中年文士答复如此之快,却又将农商礼法涵括此中,心中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