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如何也跟他们站在一起了?”禧恩听着瑚松额对他持续诘责,也是又惊又怒。
“钦差大人,如此您另有甚么不对劲的处所吗?”罗思举眼看证物俱全,也再次向禧恩问道。
而后三省瑶民聚居之处仍不承平,多有当日不在姑婆山的赵金龙余部持续占有山地,对抗清廷,曾胜也连番进剿粤北各地,终究将赵金龙残部尽数安定。因军功卓著,曾胜加封云骑尉,改任广东陆师提督,而连州之役也在持续了九个月后被完整安定。卢坤重新制定瑶民办理章程,慎择慎重头人,方才逐步停歇了瑶民反清之念。此次连州瑶变也是道光即位以来,范围最大的一场民变。
“钦差大人,下官出兵之际便严令部属,不得有冒功怯战之举,更何况,昨日乃是下官和余军门亲身领兵封闭山路,贼人虽有崩溃之辈,亦自不成气候,我等上前迎击,立即将他们尽数俘获,这等贼人,又何必下官谎报军情?”即便心中愤怒,罗思举想着禧恩毕竟是道光面前得宠之人,仍然不敢与他翻脸,只得持续向禧恩解释道,就连一旁的瑚松额看了,也顿觉曾罗二人所言当是究竟,向禧恩悄悄摆了摆手,表示他就此作罢,禧恩却仍然不屑一顾。
“哈哈,各位力战至今,但是都辛苦了。只是罗军门,我三日之前,便即来到了这姑婆山之北,筹办亲身督战。当时我就传令予你,让你前来相迎,你好大的场面啊?竟然说甚么大战期近,得空相顾,如许看来,罗军门乃是为国宣力的忠臣啊?不知罗军门这一场大战,战果如何啊?”不想禧恩见了大家相拜,竟然并不行礼,而是刚一开口,就向罗思举诘责起来,曾胜和罗思举听了禧恩这般傲岸之言,也不免心中有气。
“钦差大人,下官晓得您没上过疆场,不知战事为何。但下官多经战事,前面几位提镇也是久经疆场之人,如何叙功行赏,下官比大人您更清楚!”瑚松额亦是一品武官,固然仅为禧恩之副,却由充足的底气与禧恩分庭抗礼,当即向禧恩续道:“如果钦差大人执意上奏,那下官也会将本日所见真相详加载明,单衔上奏于皇上!到了阿谁时候,下官信赖即便是皇上,也不会服从钦差大人如此严刻的一面之辞吧?”
“下官见过钦差大人。”曾胜等人当即向禧恩拜道。
“钦差大人到!”不想就在这时,大家身后俄然传来一个声音。曾胜、罗思举等人赶紧转过身来,走上前去,只见数十名京营八旗官兵簇拥之下,一名黄带子大员正在踱步而来,此人行动迟缓,神采倨傲,恰是此次连州之役的朝廷钦差禧恩。禧恩身后另有一人,固然已是六旬高龄,法度却仍然沉稳,不失威武之气,倒是此次大战禧恩的部属参赞大臣瑚松额。
“哼,你等绿营之人,向来立不得大功,以是通同起来,诡计瞒过本官,你们当我看不出来吗?”谁知即便到了这时,禧恩仍然力持己见,向大家道:“甚么木剑木偶,清楚都是你等敷衍之言!那赵金龙如果想跑,为甚么还要把木剑木偶留在本身身上?那些降人明显早就通同过了,用这等伎俩欺瞒于我,我还能看不出来吗?你们如果还想着用这类毫无根据之物欺诈本官,那也休怪本官无情了,本官归去就给皇上上疏,参你等邀功请赏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