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督抚天下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孙星衍出山

我的书架

阮元听着他诚心之言,也不由笑道:“渊如兄,你这又是何必呢?当年高宗天子的万寿盛典,你也该记得吧?稚存兄当时与我二人开解以后,我就再也不去想这件事了,只当渊如兄还是指教我《尚书》、与我共论经史的良师良朋。并且从那以后,渊如兄也再没说过我一句好话,渊如兄说要还我情面,可你也没欠我甚么啊?”

焦循又道:“既然如此,这书院兴建,最关头的一步,尚不在房舍之精、屋宇之便。当下最紧急的,乃是实心向学的主讲之人。只要主讲之人通经术、多实际,才气让两浙学子,得以进益。渊如兄经术一道,《尚书》已是独步海内,又兼京中曾任刑部,直免得任道员,实施之事,当然也不在话下。以是鄙人有个不情之请,就请渊如兄来做这书院主讲,渊如兄看来如何?如许伯元与渊如兄并知名义上的主宾之别,而渊如兄主讲之余,天然也能够在浙省要务上,对伯元有所帮忙,恰是一举两得之事!却不知,渊如兄意下如何?”

听得阮元论述已毕,孙星衍也不由连连感喟,道:“伯元,如此看来,这和珅得以成擒,你但是居功至伟啊。我……说来忸捏,是我气度过分狭小,当年你前去和府之事,我虽能了解,却也始终不能健忘。如许说来,是我对不住你才是,这小我情,我是该还的。”

“伯元,渊如兄,我倒是有个设法。”此次是焦循主动站出来为二人打圆场,道:“眼下伯元不肯渊如兄为宾,渊如兄也想着到杭州去,为杭州之事尽些心力,那鄙人正有个折中之策。伯元先前在杭州督学,深知浙江学子,才学甲于天下,伯元多方拔擢,也寻了很多实才出来。可伯元督学之际,却始终有些遗憾,杭州是人文渊薮之地,书院也多,这本该是功德。可眼下各个书院,所讲学者,却大半只限于八股词翰,考学应举之事。如许下来,即便有些学子心向实学,在这般功利的书院里,又能有多少进益啊?以是伯元也一向想着,在杭州新建一座书院,那边不讲八股,而是不拘一格,广纳士人,经术、史事、算学、天文地理、训诂文辞,都应当有人主讲其间,凡有所学,皆可成才,如许天下之间,学子才气心向实学,终究无益于天下之事啊。渊如兄讲学常州、无锡之间,莫非就没有这个设法吗?”孙星衍常日精于学术,对此天然多有体味,当即点了点头。

“伯元这是甚么话?是何人规定,先入仕之人,就不能为后入仕之人做幕友了?眼下我在家守制,倒是无官无职,入仕前后,又有何辨别?伯元切莫谦辞,只说你眼下是否需我办事就好。”孙星衍向来是诚信之人,这时天然也不会收回先前之言。

孙星衍却道:“伯元,我也是知书之人,这心中知己,我本身是稀有的。我心中对你有过疑虑,就是我对不住你。如许说来,我到你幕中办些事,也是我该做的。但京中另有一事,我也想问个究竟,稚存兄当日下了死牢,眼看就要问斩,可最后却只遣戍伊犁,这件事不知是皇上之意,还是说……伯元在此中也有所进谏呢?”

讲论经术之际,焦循也主动对孙星衍道:“渊如兄,我之前也听伯元提及过,他和你是再信赖不过的好友。伯元当年考进士,那《尚书》本非专习之业,也是得了渊如兄指教,才得以会试高中。以是伯元提及渊如兄,不管学问治绩,那都是止不住的奖饰。鄙人也一样,一向佩服渊如兄学行,并且我还是伯元的表姐夫,有些事,伯元有些谦逊过甚了,这一向都不敢说,就由我来代庖吧。渊如兄,伯元此次南下,要去做的是浙江巡抚,可渊如兄也该晓得,伯元先前所做,都是翰林学政之职,这巡抚要任,却还需人相佐才是。以是鄙人也有个不情之请,敢问渊如先生,这刑律捕盗之事,可否请渊如兄出山,助伯元一臂之力呢?”

推荐阅读: 大人,得加钱     嫡策     藏珠     灾变荒莽     全民修仙:开局觉醒超级兑换系统     神武变     我有一个祖宗群     限制级契约     回到三国当皇上     总裁溺爱小娇妻     毒宠:王妃逆天     药妃当宠,王爷夜撑腰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