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一次嘛,我们逼着小天子写下禅让圣旨,有了这个,随国公想辞也辞不掉。”高颍说道。
“或许夫民气中比我更清楚,祸事的根由,皆是因为太后而起,太后则是为了宇文阐,归根结底还是宇文氏和独孤氏之间的恩仇未了。此次兵变如果不能停歇,我们不过是又多了几年的残喘的机遇;如果不能停歇,恐对杨家又是一场灾害。”高颍看着伽罗的神情深深地动动了,又接着道:“不知夫人可否下得了这个决计。”
伽罗也向宫殿的方向望去:“但是,我那薄命的女儿……在丈夫和女儿之间,让我该如何挑选?”
“夫人不知,如果三位公子,必然不会对太后过于心狠,恰好是这么个外人才便利。”高颍道。
高颍禁止住了杨广:“公子莫要焦急前去,事情告急,不能打草惊蛇让这群背叛提夙起事,你我前去同夫人协商。”
伽罗沉吟着,眼角闪现了一点泪光,却不知该如何答复。杨广推断着高颍此话的含义:“你的意义是,取宇文氏而代之?”
“你们这些饭桶,难不成思疑我假传懿旨?”伽罗指着侍卫的鼻子骂道:“我看望本身的女儿和外孙子,还需求你们这些下人多管闲事?退下!”
伽罗听了高颍的话,倒也并不思疑:“丽华有此心也不为怪,此一时彼一时,只是夫君爱女心切,恐不会信赖。”
杨广想了想:“如果我们此时僭越,恐怕那些筹算起事的叛军更加名正言顺了。”
这些侍卫都是杨坚亲身派来庇护杨丽华母子的,倒也是虔诚得很:“君命在身,还请夫人包涵,如果再敢向前一步,怪不得我们不客气。”
“没错,正应了坊间的童瑶,代周必杨,现在宇文氏的国运陵夷,不能给天下百姓带来光亮,大周名存实亡,都是随国公父子在苦苦支撑着,不过就是差了一个名分罢了。”高颍站起家,看着不远处宫殿:“但是这个名分,有了则生,没了则死。有了名分随国公便是名正言顺地社稷明君,没了名分随国公便是功高震主的眼中钉、肉中刺,怎能不让人拔之而后快?”
高颍点头:“非也,非也。公子可不要高看了这些起事的叛军,并没有一个如你的祖父和外祖父那般的忠义抢先、视死如归,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罢了,特别是尉迟勤,乃是贪婪之辈,必然是许了那些起事将领很多好处。倘若随国公此时称帝,再奥妙许给起事将领好处,看着局势已定,他们必然会土崩崩溃。”
“将军此言差矣,剥夺了你爵位的是太后和小天子,并非是随国公。”高颍持续扯谎:“自从将军前次劝进,随国公便对将军信赖有加,随国公何尝不想做天子,只是上一次你我都失算了,先皇方才归天,我们就欺负人家孤儿寡母,这让随国公遭天下人唾骂不是?再者,自古以来篡位者,都要三进三辞,而你我只劝进了一次,随国公如何能够承诺?”
自从宇文阐即位以来,杨坚命高颍做尚书左仆射,军粮调剂由他掌管。高颍派人奥妙刺探,获得了尉迟勤奉太后密诏筹办起事,便将此时奉告与杨坚。杨坚并不信赖此事杨丽华又参与,只道是尉迟勤假传密诏,筹办命杨广顺军前去将尉迟勤缉捕归案。
可惜的是,尉迟勤是一个贪得无厌、胸无大谋之人,起事之前,频繁地向朝廷索要军粮,目标是倘若起兵失利,囤积起来的军粮哈能让本身把持一方,却没想到这一行动引发了高颍的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