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家中有个十岁的弟弟,只这一个独子,爷娘保重非常,前些日子家中裹了几个粽子,她弟弟贪食,一口气儿将玉枝那一枚也一并吃了,午后便嚷起腹痛。玉枝到朱心堂来求药,徒弟顺手给了两枚挨积丸,好予他消食化积。
我忙从柜台背面搬出徒弟的医笥,本身背着跟了畴昔。
阁房一阵摔碗砸杯的闹腾,杨三郎终究气喘吁吁地反剪了她的双臂,制得她不能转动。
瓷盏落地的脆响倒将她惊了一跳,蓦地愣住了挣扭,茫然地瞪着一双全盲的眼,侧耳谛听了一会儿,转向我与徒弟的方向。
我内心一慌,不由今后畏缩了半步。“她说甚么?她在同甚么人说话?”我连问了数声,无人承诺。
求了数声,仿佛是头痛又起,她将脑袋“嗵”地径直砸在床架上,额角的布帛上立时氤氲出了一片新奇的艳红。
徒弟略动体味缆子,将我半挡在他身后,定定地打量了一回谢景娘惶恐过分的形状,不由挑起了眉,自语道:“这那里是大夫能瞧得了的病症。”
这便是谢御史家的庶女谢景娘了?我猎奇地打量着她,公然病得不轻。
张家娘子冲杨主簿屈膝一福,转脸将猪胆递给我,“阿心,你家徒弟也真古怪,猪胆如许的东西,也能作药来用?”
“罢了,合该我要随你走一遭。”徒弟从柜台里绕出来,冲我一招手:“阿心,拿医笥来。”
徒弟拈着银针,上前缓慢地施了一针,快得瞧不清究竟是在那边施的针,谢景娘的身子便软了下来,渐渐阖上了眼。
呆怔了足有好几息的工夫,谢景娘俄然甩脱了杨三郎的臂膀,惊骇万分地自床榻上站起家,摸索着往床架子背面躲藏,一面极力扯着已沙哑的嗓子,哀声哭求:“你恕过我罢,你究竟要甚么……尽管拿去……莫再来缠我……”
杨三郎千恩万谢地请徒弟上马车,说的谢辞却还是中规中矩,一听便知是那礼乐之家感染出来的。
待我们入屋时,杨三郎那位得病的新妇恰抱了脑袋往拔步床的木架子上撞去,缠在额头上的布帛上已显了斑斑血迹,她身边只一名小婢女,已唬得了不得,手足无措地在蹲在一旁抽泣。
才刚说罢,对街张屠户家的娘子出去,手里提着了一副猪胆。
徒弟朝那小匣子瞧了一会儿,俄然笑着推回到家仆跟前,“几剂羌活汤罢了,也不是甚么宝贵的药,那里就值这些了,杨主簿太……”
杨三郎身子又往下压了压,再三恳请,话语中带了哭腔。
徒弟将手一摊,面上仍旧笑得一团和蔼:“我也未收你药钱不是,都说了得用再来付账,不得用我分文不取。若愿吃,便吃上几剂,如果不肯吃,也不碍甚么。”
“我家娘子吃了朱先生的药,已然大好,垂白叟与主簿特命小人来奉上药资。”那家仆拿腔拿调地宣讲一番,活脱是那杨主簿的口气,我内心头忍不住想发笑,约莫是事前教过他如何回话的罢。
张家娘子意犹未尽,又道:“我听人说,杨家本来在北方也是个大流派,南迁后式微了些,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那杨三郎是独子,在县尉衙门里领了个主簿的职,总算还能吃上一口官家的米粮。可他家气运当真是差了些,南迁过来未几久,杨三郎的原配便病逝了,好轻易另娶了个好的,偏又发了这个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