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骊山老母在他下山时,叫他不要随便提她这个师父,二青也只好把本身归于青城人士了。
瑞彩万道,直突入云宵。
明白和二青自云端安步而下,于石亭外,朝亭中那两道身影躬身拜道:“青城岑青(白素贞),见过二位上仙!”
“可儿言‘我欲成仙’,此欲非欲耶?”二青又问。
二青闻言,唇角不由暗抽,竟然叫明白‘丫头’,有五百多岁的丫头吗?不过想到对方修行已有八九百载,现在也已得道成仙,叫她一声‘丫头’,仿佛也不算甚么怪事!
“冷眼旁观,天然也算!”汉钟离点头道:“只要能过本身心机那关,不为外物所动,那便无甚要紧。若心有不忍,便不得不动矣!”
经数百里,见一奇峰耸峙于六合间,峰巅直入青宵。
二青又言:“可若成仙以后还食不到那龙肝凤髓,饮不到那美酒玉液,那又何谈清闲?清闲者,难道随心所欲,心想事成?”
虽无弓足地涌,亦无紫气东来,也无虚空生莲等各种异相,但二青和明白皆知,此次的‘论道’,对他们的帮忙有多大。
铁拐李笑而点头,末端道:“成仙乃为清闲,又岂是为迷恋其间各种享用?若要迷恋那些享用,不若去那人间出将入相!”
于那峰巅处,有一石亭,亭中有两道身影对坐相奕。
飞流潺潺,走兽缩爪悄悄行。
云雾霭霭,环绕在山腰。
“上仙谈笑了,人间之味再美,又怎及得上那天上之物。”二青不由发笑道。
“你未成仙,又安知天上之物更美?”汉钟离笑问。
明白虽少参与,但在一旁聆听,收整天然也是颇丰。就连中间的飞鸟都伫足聆听,看似如痴如醉。
汉钟离摇着扇子哈哈笑道:“这又怎是悖论?”
说是和二仙论道,但实则是二青在就教他们,他们在指导二青。
好吧!有为另有这等了解体例,二青也算是开了眼界了。
汉钟离摇起了扇子,哈哈笑道:“适应天道即为善!我辈行事不过让天道运转更顺畅罢了。天庭诸般仙神,亦在做此事尔!”
二青笑答,“大家皆欲成仙,若天上之物不美,成仙升天何用?”
提及来,二青和明白的出身,可不算低,师承古仙。那位古仙但是只比他师尊小半辈罢了。端的论起来,天上大多仙神都比不了。
而有了此次‘论道’,二蛇便垂垂和这两位上仙混熟了,隔三差五的(单位是年)就跑过来和他们聚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