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么一来,二房三房给那帮扬州奸商的“见面礼”大多用不上,也不知恶客走后,各房东子们会不会是以迁怒他办事倒霉。
齐国公夫人娘家姓姚,乃是前朝大姓。书香家世,累世清贵,齐国公夫人的祖父还是前朝末帝的教员,可谓一句“桃李满天下”。先朝淹没,姚家阖族拒不肯入新朝为官,高祖天子一则敬佩姚老先生的品德学问,二则也是顾忌着天下读书人的观点,并不强求。
自打季子失而复得,齐国公夫人一改畴前那胆小和顺的性子,事事都要争锋占先儿,再不肯让步一步。便是同妯娌们说话,也是一言分歧立即呛起声来。常常噎的民气肝儿都疼。
齐国公府老太君皱了皱眉,不动声色地看了胡菁瑜一眼,只好向齐国公夫人说道:“这件事情大理寺都还没个定论。你也不必焦急,万一曲解了王家侄子,反倒不好。”
因霍青毓一行人和齐国公府的一番对峙,再加上胡菁瑜仓促赶过来横插的一杠子,使得齐国公府后宅私斗的糟烂事再次闪现于人前。俗话说家丑不成传扬,齐国公府大总管站在阶矶下,冷眼瞧着两旁胡同里躲躲闪闪站着三四个青衣小帽的别家小厮,心知府前这一幕早迟早晚必然要传的街知巷闻。
一句话绵中带刺,说的齐国公府老太君也不耐烦起来。她目光转向被齐国公夫人拉动手儿坐在一旁的霍青毓,把人重新仔细心细地打量到脚,方才笑道:“这便是沈女人罢?”
压下心中鄙夷不屑,姜家女人们亲亲热热地走上前去,同胡菁瑜厮见过,引入大厅。
齐国公夫人话已出口,霍青毓只得说道:“夫人但说无妨。”
齐国公夫人未出嫁前便是姚家长房嫡出,从小儿也跟着祖父读过几本书,平生最对劲事便是姚家家声清正,堪为天下读书人榜样。现在听到妯娌调侃姚家家风,齐国公夫人顿时便嘲笑道:“姚家家风如何,环球皆知。倒是比不得你王家,能做出这等令人瞠目之事。害人害己。”
顶头主子的叮咛是不成能办成了,大总管却还得令人出来通报――梁国公府与齐国公府虽同为功劳以后,可老梁国公暮年对高祖天子有救驾之恩,以后更是替高祖天子南征北战,打下本朝半壁江山,立有不世之功。以是梁国公府的超品爵位是排在齐国公府一等公爵位的前头的。
姜家老太君闻听此言,便笑道:“沈女人公然是宇量宽宏,不愧为女中豪杰。”
胡菁瑜针锋相对:“多谢三夫人夸奖,我也只剩这么点儿好处了。”
因此胡菁瑜头上顶着梁国公府嫡出女人的名头登门拜访――哪怕是不速之客,齐国公府也务需求拿出呼应的礼法来欢迎,不然便是失礼。
霍青毓心下暗笑,觉着此人也有好处。那就是甭管甚么事儿,甭管谁的事儿,只要这女人在场,到最后风景与仇恨必然都是她的。
齐国公夫人便笑道:“我想烦请女人,同陛下的锦衣军一道儿,护送起儿去辽东。不知女人可偶然候?”
因此三夫人的决计欺侮完整摆荡不了霍青毓的苦衷,且跪在蒲团上按着本朝最标准的礼节向齐国公府老太君行了叩拜大礼。
霍青毓正想着,就见齐国公夫人俄然说道:“不管是故意也好,偶然也罢,沈女人能仗义脱手,便是我们齐国公府的福分了。拯救之恩,原该厚报。只是现下妾身仍有一件事想求女人,只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