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阶段是好百姓取向,行动目标就是遵循社会标准,进而自发保护社会规章次序,并倡导别人一起遵循。
丁齐也笑了,笑着反问道:“你说呢?”
他说到这里,语气又顿了顿道:“被辞退公职也不是天下末日,更不是人生的结束。别人这么说或许只是便宜话,但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莫非你们忘了吗,我就是被境湖大学辞退的,不但丢了大学教员的公职,博士学位也没拿到。
至于我客岁出的那件事,我曾经失落了很长时候,但是每次细心回想,也问过本身,假定明晓得厥后的成果,我还会不会去?
启事你们都很清楚,小程警官还是现场的见证人,就是客岁那起事件。我晓得我会被处罚的,从安康病院出来的时候就清楚,我的确违背了黉舍和病院的规律。但我既然做出了那种挑选,那就是我应当支出的代价,我没有抱怨和指任务何人,并且仍然在主动糊口。”
丁齐叹了口气道:“李警官都不想再干了,辞职不成成果却被汲引当所长了,这也是带领在挽留你吧?”
第二阶段是功利取向,以尽量满足小我需求为标准,起首从小我好处考虑,要看可否逃脱惩罚并获得好处。比如若能操纵言论怜悯制止惩罚,便能够做,假定制止不了,就不做。
第六阶段是品德原则取向,个别的品德操守已超出了社会标准要求之上。这类人很清楚本身的品德任务,也复苏地熟谙到行动中包含的代价观抵触,从而做出挑选。
再说孙达吧,你感觉孙达该用那种态度吗?丁教员是一名见义勇为的豪杰,假定晓得结果,孙达是绝对不会那样做的,但是不晓得结果,他就能那样做吗?而丁教员客岁的事呢,莫非阿谁田琦不该死吗?多少人都盼着他死呢!但是谁为此支出代价了?”
但是丁齐的第二次内部告发,却让孙达再难翻身了,因为事情的性子过于卑劣,并且证据确实不容回嘴。鉴于前次事件的相干动静已经在网上发酵,就算故意想包庇孙达的人都不好再为他说话了,谁都担忧连本身也被连累出来、顺带着出个名。
李青花倒没推让,便先容了一番。当时是在一次讲堂会商中,实在刘丰是讲跑题了。或许真正有学问的人总喜好“跑题”吧,因为他们会顺手援引课件以外的各种知识。
答案是必定的,我还是归去的,然后承担代价,哪怕是被黉舍辞退。当然了,假定有所预感,我或许会设法做得更聪明一些、对本身庇护得更好一些……”
说道这里,她又扭头问小程警官道:“程颖,丁教员和孙达都违背了规律,并且都被单位辞退了。不谈事情,就说人,他们两人有甚么不一样?”
大抵先容了这个实际以后,李青花又说道:“刘传授奉告我们,这最后一个阶段,提及来简朴,实际上是绝大部分人做不到的,很多人顶多是放放嘴炮罢了。刘传授还说了,柯尔伯格举的这个例子并不太合适,因为它太极度了,又太较着了。
她最后这番话是对小程说的。假定遵循刚才说的品德程度阶段,仅就两人“违纪”的经历而言,丁齐仿佛应处于最高的第六阶段,而孙达处于第二阶段,两人之间差了四个层次呢。
孙达警官从警校毕业后就插手了干警步队,在这个岗亭上一干就是二十年,也没有甚么别的专业技术,假定被辞退公职,您让他如何糊口呢?措置决定实在已经出来了,只是文件还没有正式下发,因为流程没有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