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皙代理镶黄旗就不能请太子代管?就不能劳动上书房诸位——哦,朕命明白了,”康熙格格一笑,“你们不过是不想看到太子势大,免得将来取而代之的时候有难度,对吧?!想当天子哪还用做太子那么费事,你们哥俩直接谋反就是了,一个办理户部赋税一个自小熟读兵法,……来吧,朕等着你们!”
八旗轨制始于太祖努尔哈赤,八旗旗主为和硕贝勒。八旗中正黄、镶黄和正白旗又称为上三旗,弘皙为旗主已经是殊荣,还是仅次于正黄旗的第二尊崇?再瞧曾经做过镶黄旗旗主的:太祖努尔哈赤、摄政王多尔衮、太宗皇太极、世祖顺治和现在的康熙,除了天子就是不给皇位就抢的主!
思虑全面不说,这话标致的另有另一面,他已经承认了康熙的金口玉言,承认了弘皙的旗主位,这是君子的成人之德。因为不管弘皙如何考量都有一个不成否定的究竟:弘皙的残暴仗杀断了统统跟明史案的牵涉,或者另有些漏网之鱼,有血当宿世怕睡觉都要捂住嘴,即便康熙不承认面对既成究竟也只能放弃,因而,他必须代能够受连累的文人骚人乃至大清朝文坛之兴投桃报李!
君赐是隆恩,但旗主是光荣也是任务,镶黄旗人丁10万余,几十个佐领万余甲兵,衣食住行、吃喝用度、加上律法兵制练习操演各种旗务总要一个庞大的机构来运转,源于旗主的特别性等因而一个封闭的“小朝廷”。
康熙子嗣甚多但封赏却鄙吝,撤除大阿哥封为直郡王,只要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被封为多罗贝勒,其他诸人只是空挂着阿哥的名头,而弘皙超出诸位叔叔不说,更可贵的是和硕封号与满镶黄旗都统!
弘皙尽是气愤,“孙儿很活力但也曾听人群情过明史案,时候长远更干系朝廷文路之兴,宜贤已死清查起来恐怕千头万绪不成开交,与其闹到满城风雨反不如雷霆之法震慑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