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湛提及了观星楼之变后的善后,“现在,李贼才方才垮台,常日唯他马首是瞻的将军翅膀已经抢先恐后地上疏,列举他常日的罪行,和他抛清干系。仅仅这几天,我已经收到不下百本奏章了,有的还是快马加鞭从州府传来。这就是树倒猢狲散,真真是讽刺!这一干将军翅膀,有的需求拉拢,有的必须肃除,都是颇操心力的事情。国不成一日无将,我筹算把高虎将军调回玉京,封为大将军,收编清算李贼留下的将士,你感觉如何?”
崇华四年春,帝行冠礼。大将军李元修领兵反叛,困帝于观星楼。京畿营主将韶华、河西都尉萧良救圣驾,诛乱党,李贼坠楼而亡。犯上反叛,按律当诛九族。韶华、百里策上书致帝,李氏淑妃因子得免,降为庶人,禁于冷宫。――《梦华录?崇华纪事》
宝儿随李亦倾进入冷宫,已经旬日了,她还是不风俗这里死寂的氛围。除了南偏殿,其他的殿室连白日都难有阳光照入,廊柱的暗影以后,殿角的蛛网之下,仿佛暗藏着暗夜的魑魅。
韶华想起她拉着本身的手,放在小腹上,柔声道:“孩子,记着,这是你将来师父的手哟!呀,他踢了我一下,莫非是在与你击掌鸣誓?”
宁湛目光一寒,“你在担忧云风白?”
这一日,风和日丽,天朗气清。韶华的伤早已病愈,她也早已开端措置事件。她刚从玄武营回玉京。清算李元修的玄武骑,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玄武营中有一些固执的将领,非常让人头疼。韶华束手无策,只好来到皇宫,找宁湛商讨。
韶华俄然想起了甚么,问站在中间的许忠,“淑妃娘娘现在如何?”
宁湛正与朝臣在御书房议事,韶华只好等待。
韶华在御花圃中漫步,她登上逸心阁远眺,远处绿林层峦,近处桃花舒瓣,崇宫叠殿掩映此中,珊瑚翡翠壁,白玉琉璃瓦,步地驱云排岳,端得是恢宏都丽的天家气度。
宝儿将托盘放下,小声隧道,“蜜斯,该用膳了。”
宁湛看出了韶华的心机,苦笑,“等善后的事情措置结束,我会在观星楼停止一场渡灵法、会,为此次事情中阵亡的将士超度亡魂。”
韶华咬着嘴唇,问道,“李元修已死,那异正道妖人,你会如何措置?”
韶华面色惨白,欲言又止。
李亦倾沉默。仲春的阳光被殿外的松柏过滤掉了暖和,照在身上如披鲛绡,冰冷凉薄,寒气沁骨。一阵冷风吹来,她忍不住打了一个颤抖。
宝儿端着的托盘中,放着一碗淡薄的清粥,两个带着霉点的馒头。她刚走入内殿,就瞥见李亦倾坐在墙角。
韶华望着宁湛,想要说些甚么,但瞥见宁湛气愤的神采,终是咽下了想说的话。
“淑妃身怀龙子,不能赦免极刑么?”
她的手心传来一下暖和而奇特的颤抖。这只引领灭亡的手,触碰到了生命的律动,让她感觉温馨、平和。直到现在,她的手心还残留着那份生命的律动。她不想让这个让她感觉安好、平和的生命,就此消逝。她不想,再瞥见冰冷的灭亡。
韶华点头,心中欣喜了很多。但是,还是有一件事如鲠在喉,只是不能提及。
宁湛会心一笑,“你说得没错。”
安定观星之乱,宁湛借助了萧氏之力。萧太后的堂兄萧良,半个月内接连晋升三次,已经位列朝中二品武将,外戚权势隐然再次崛起。当年,李元修刺杀国丈萧平成,萧氏、李氏的夙怨纠葛极深,以萧太后的蛇蝎心性,狠毒手腕,只怕不会就此饶过李亦倾。宁湛和韶华即便故意,也没法庇护她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