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任离席走到李靖面前,拱手一揖,叹服道:“前人说得闻佳作,长诵之不敷,故嗟叹之;嗟叹之不敷,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杨任本觉得此乃夸大之词,本日得闻李兄这首《无衣》,方知其言不虚!”
看看众少年皆已搁笔,帝乙便命内侍将大家的诗稿收了上来,又将殷受唤到身边,要他将众少年的诗作一一朗读一遍。
殷受诵罢,显庆殿内沉寂很久,统统人都被李靖盗用自宿世千载诗歌源流之宗的《诗经》中最具代表性的这首《秦风・无衣》深深震惊。
晟旷见礼后叹道:“晟旷微名若得以传播后代,当全赖李贤侄这一首《无衣》!”
除了他们两个,另有三个少年因诗作获得帝乙嘉许而受赐御酒。
帝乙笑道:“朕本日获得一首绝妙好诗,欲为其谱出曲调。晟卿乃我大商第一乐道大师,朕天然第一个便想到了你。在朕看来,也唯有晟卿所谱之曲,才配得上此诗!”
李靖实在没有推测本身盗用的这首诗会闹出这么大的阵容,忙起家行礼,口中连道:“杨兄过奖,忸捏,忸捏!”内心倒是当真忸捏不已。
“哦,王儿读来听听!”帝乙大感兴趣,时下诗坛流行的是五言诗和七言诗,曾在数百年前流行一时的四言古韵已经极少有人能作,他倒想看看本身本就看好的李靖会带来甚么欣喜。
顿时便有内侍缓慢出殿传旨。未几时,一个边幅清雅高古的中年男人在一名内侍指导下快步入殿,在帝乙面前躬身见礼道:“臣晟旷见过陛下。”
殷受一篇篇读了下来,不知是故意还是偶然,李靖的诗稿却被放到了最后。等翻到最后一张笺纸时,殷受先在纸上扫了一眼,顿时呆在当场。
帝乙的发问惊醒了发楞的殷受,他定必然心神,回身禀道:“父王,这是中谏大夫李大人公子李靖所作之诗。因为是一首很少见的四言古韵,以是儿臣初见之下有些惊奇。”
李靖吓了一跳,仓猝闪身躲开,在一侧拱手行礼道:“晟大人这是何意?折煞李靖!”
帝乙仓猝向殿外招手,顷刻间便有四名内侍抬着一面用朱漆木架安设的牛皮战鼓出去,遵循帝乙手指的方向摆在大殿正中。
晟旷落座后问道:“不知陛下召臣前来见驾有何利用?”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口中悄悄吟哦,帝乙的眼神越来越亮,蓦地重重一掌击在面前的几案之上,大笑着连声赞叹道,“好!好一曲《无衣》!速宣大乐令晟旷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