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重楼,又是观道,江山,云海。”
“境地?”山魈暴露迷惑之色。
“辩水源之清浊,分气候之迟早。”
清原细心说道:“修炼当中,要做无数道精美纤细的工夫,从而温养本身,使道行增益。”
山魈怔了怔,然后道:“师父?”
清原说道:“我这九重楼的名字,也与很多境地称呼分歧,哪怕同为道门,亦少有这般称呼。”
清原心中想道:“但是,神通神通,则是护道之法,不成免。”
清原盘坐于岩石之上,月色当中,他缓缓说来,手上指导,悠悠道:“因而,便要收真一,察二仪,列三才,分四象,别五运,定六气,聚七宝,序八卦,行九洲。”
山魈似懂非懂,点了点头。
清原当真说道:“九步结束,也就触及了仙家之境。”
“哪怕同为道门一家,若属分歧流派,每个步调之间,非论道行,本领,窜改,以及称呼,也是有所分歧。”
但是现在乱世,纵有悟透六合的道行,却无呼应的护身之法,只恐一朝踏错,身故道消。
如有不识之处,再来扣问便是。
清原想起本身为了修成真气,历经艰险,不免很多感慨之意。
……
清原说道:“你且听好……”
他一心修道,收下这山魈,不免也有让它成为护法的意味。
“因儒释道乃至傍门百家,各方修行之法互有分歧,对于每一步的温养工夫,都有分歧的称呼及窜改。”
但是,这六合骤变,劫数无穷。
至于儒家,更是少有对敌法门,俱是以事理为重,熟读圣贤书,通读经义,只凭一身浩然正气,惊鬼驱怪,但却无任何对敌之法。当然,但这一类文士,也不乏武人保护。
“前三重楼,别离是练气,炼形,凝法。”
山魈暴露惊诧之色,似是未曾想过这么庞大的事情。
“你若用山魈传承邪法而修炼,能够凝成法力,也可跨过三重天,达到第四重天,成为妖类,完整超出平常生灵的范围。”
山魈听来,有些恍忽神驰之色。
山魈似懂非懂,点了点头。
这一幕,深深烙印在月色之间。
“人间修道者,都须养精,炼气,存神,然后调和龙虎,捉坎填离。”
入夜,月如弯钩,银光如纱。
而道家也有近似的道行高深之辈,能悟六合各方,能识诸般气象,但是身处山间藏匿,却无护身之法。不过,这类人也或有武人护持,又或是有道家黄巾力士护法。
……
比如佛门,就有佛法高深,悟得真谛的人物,但是这一类人,则有很多是没有习练过佛门神通的。他们专于修行,最多只要护法金刚,为之护持。
山魈挠了挠头顶的白毛,非常不解,问道:“甚么是本末倒置?”
“修道修道,修的是道法,是道行。”
“期间,又要分二十四骨气,另识天干地支等。”
清原见它神采神驰,警告道:“修行之前,你须牢记,道行是底子,至于法力以及神通道术,均是护身之法,而不本钱末倒置。”
清原心有感慨,看着面前这细心深思的山魈,沉默不语。
“人间修行,分作九重天。而我所修行的,则有别于世上诸般法门,唤作九重楼。”
清原说道:“但是,真正应当欣喜的是,在修道上面,又把本身的功果,练得美满了几分,这才是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