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烽烟记忆:军事迷必知的60场经典战役 > 19.苏联入侵阿富汗〈1979〉――一场有预谋的
为此,在1989年2月15日,最后一批苏联军队撤出了阿富汗。当最后一辆坦克驶上苏阿边疆的阿姆河大桥时,驻阿苏军司令格罗莫夫当即跳下战车,同前来驱逐他的儿子一起徒步走过苏阿鸿沟线。
第三阶段 11.5万人 ―
在1979年9月14日,苏联驻阿富汗大使普扎诺夫设想帮忙塔拉基诱捕阿明未果,塔拉基反被阿明借机颠覆,阿明自任反动委员会主席。曾经显赫一时的塔拉基最后竟然被阿明的部下用一只小枕头给憋死了,这就是所谓的“玄月事件”。
战役阶段 苏联方面 阿当局方面
在阿富汗的苏联太君们
◇作战气力◇
当时他面对簇拥而上的记者,格罗莫夫只说了两句话:“我是最后一名撤出阿富汗国土的苏甲士员。在我的身后,再也找不到一名苏联兵士了。”
1979年10月下旬的一个夜晚,勃列日涅夫召开了苏共中心政治局奥妙集会,专门会商如何措置阿明的题目。据厥后参会者的回想,当时勃列日涅夫清了清嗓子,降落而严肃地说:“我决定,干掉他!”
9月16日策动军事政变,杀死塔拉基,任群众民主党总书记、反动委员会主席兼保卫故国最高委员会主席。1979年12月27日,苏联出兵阿富汗,最后哈菲佐拉・阿明被处决。
苏联入侵阿富汗军事力量
侵入阿富汗的苏联兵士
但是阿明作为一国元首如何能甘心折从于苏联方面,他还是把但愿依托在本身的军队上。他想给忠于本身的职员打电话,要求他们把本身挽救出去。但是,阿明不晓得,早在当天下午,一批苏联专家就以查验通信设备毛病为名,突入了喀布尔电话局,已经截断了总统府达鲁拉曼宫与外界的统统联络,只留下一条通往苏联大使馆的专线。
第一阶段 7个师,8万人 1个军团,13个师,10万人第二阶段 12万人 ―
“这是最后通牒吗?”
1979年12月27日,苏联的行动开端了。当晚,苏联驻阿富汗大使布萨诺夫俄然给阿明打来电话,停止最后的通牒。
但是,当时自发得万无一失的苏联方面还是暴露了马脚。在喀布尔的美国特工敏捷将有关谍报发还华盛顿。美中心谍报局的谍报专家从苏联所照顾的特种设备最后判定:苏军的总参谋部的特种军队到了喀布尔,苏联人要对阿富汗有大的行动。
哈菲佐拉・阿明(1929.8.1~1979.12.27),暮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获得硕士学位。返国以后在教诲部任职。
12月28日凌晨,早就集结在苏阿边疆的多量苏军分东西两个突击集群,开端大范围入侵阿富汗。当天,阿富汗群众民主党召开中心政治局集会,推举卡尔迈勒为总书记,正式建立苏联拔擢之下的傀儡政权。
当时,塔拉基下台以后,死力推行亲苏政策,目标就是为了博得莫斯科方面的欢心。但是,塔拉基政权的内部仍然存在着非常严峻的派系斗争。他所属的“群众派”与以总理阿明为首的“旗号派”之间的冲突日趋激化,最后让阿富汗在5年以内产生的第三场政变。
◇知识拓展◇
并且按照前一天苏共中心政治局集会的决定,苏联塔斯社颁发声明,宣布“应阿富汗带领个人的要求,苏联当局派出有限的军队进驻阿富汗”。在这以后的一个礼拜里,阿富汗全境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