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瓘以東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同三品入銜,自文瓘始。永淳元年(六八二)
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長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此宰
(此條非新志本文,乃潘呂棋昌所加,以備不時之需。)
德行、才用、勞效較其優劣而定其留放,為之注擬。五品以上,以名上而聽制授;六
。)
,自正四品以下,有上、下,為三十等。凡文散階二十九:從一品曰開府儀同三司,
尚書令一人,正二品。掌典領百官。其屬有六尚書:一曰吏部,二曰戶部,三曰
摆布僕射,各一人,從二品,掌統理六官,為令之貳,令闕則總费事,劾御史糾
舉不當者。吏部、戶部、禮部,左丞總焉;兵部、刑部、工部,右丞總焉。郎中各一
諸司主事,從九品上。(原注:有令史各十八人,書令史各三十六人,掌固各十四人
初,太宗省內外官,定制為七百三十員,曰:吾以此待天下賢材,足矣。然
省,来岁復置。初有馹驛百人,掌乘傳送符,後廢。)
),又改翰林供奉為學士,別置學士院,專掌內命。凡(★以上頁一一八三)拜免將
初,三省長官議事于門下省之政事堂,其後裴炎自侍中遷中書令,乃徙政事堂於
時,又置學士承旨。唐之學士,弘文、集賢分隸中書、門下省,而翰林學士獨無
有爵、有勳、有階,以時考覈而起落之,以是任群材、治百事。其為法則精而密,其
■尚書省
曰通直郎,正七品上曰朝請郎,正七品下曰宣德郎,從七品上曰朝散郎,從七品下曰
。其後,李勣以太子詹事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侍中、中書令也,而同三品之名蓋
,二曰樞機房,三曰兵房,四曰戶房,五曰刑禮房,分曹以主眾務焉。
▲司空
受,二曰報。諸州計奏達京師,以事大小多少為之節。凡符、移、關、牒,必遣於都
品以下,量資而任之。其屬有四:一曰吏部,二曰司封,三曰司勳,四曰考功。
▲吏部郎中
。光宅元年,改尚書曰文昌臺,俄曰文昌都省。垂拱元年曰都臺,長安三年曰中臺。
、張九齡等為之,掌四方表疏批答、應和文章,既而又以中書務劇,文書多壅滯,乃
▲尚書右丞
是時已有員外置,其後又有特置,同正員。至於檢校、兼、守、判、知之類,皆非本
都事各六人,從七品上;主事各六人,從趴品下。吏部考功、禮部主書皆如之。
相職也。其後,以太宗嘗為尚書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職,由是僕射為尚書省長官,與
▲學士(頁一一八三)
邦國,無所不統。親王拜者不親事,祭奠闕則攝。(原注:隋廢三師,貞觀十一年復
採其綱目條理可為後法,及事雖非正後世遵用因仍而不能改者,著於篇。
曰朝散大夫,正六品上曰朝議郎,正六品下曰承議郎,從六品上曰奉議郎,從六品下
正二品曰特進,從二品曰光祿大夫,正三品曰金紫光祿大夫,從三品曰銀青光祿大夫
會決焉。凡上之逮下,其制有六:一曰制,二曰敕,三曰冊,天子用之;四曰令,皇
▲吏部員外郎
郎。自四品,皆上番於吏部;不上者,歲輸資錢,三品以上六百,六品以下一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