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门下,有很多农户兜售自家地里种的生果蔬菜,另有卖一些平常小物件的摊贩席地而坐,呼喊着来往的行人。
在一旁的小灶忙着上面的是个三十几岁的妇人,头发简朴盘着,穿着虽朴实,却也难掩风味,和小玲玲有七八分相像。现在已经到了饭点,已经有三张桌子坐满了人。
徐明远扭头一看,这中年墨客姓刘,住在东城,传闻本来也是书香世家,不过家道中落,他又是连着考了二十几年科举都未能落第,可谓是郁郁不得志。这刘墨客虽不得志,却自视甚高,常日里根基不与邻里来往,便是邻居让他帮手写点东西都不肯。
“你呀,从小就鬼机警,不过这才进书院就筹算要科考了,也太焦急了吧。”柳三娘摇了点头数落道。
柳三娘听此,轻叹了口气,有些怜悯地看着徐明远。
柳三娘将手里的面条全丢锅里,把锅盖盖上,看着拎着蔬果的徐明远有些抱怨道:“跟婶还这么客气干吗,你和道长在山上啥都没有,这些都是大伙给你的,你都带归去吧,婶这啥都不缺。”
刘姓墨客见世人都站在柳三娘那边,口舌又是辩不过她,神采愈发涨红,把手中筷子往桌上一拍,扭头便走,便走还边说道:“牙尖口利之辈,等我落第,定要让你们都雅。”
“糟糕,差点忘了筹办给你们做的冰脸。”柳三娘面色微变,赶紧把手里的铜钱揣怀里,快步走到灶台前,把锅盖翻开,把锅里的面条捞了出来。接着又是将面条浸入冰冷的井水当中,待到面条冷了以后,将面条捞出打散在洁净板上,淋上一些芝麻油,装入碗中,再倒入秘制的酱汁和调料,撒上葱花和切丝的黄瓜,一碗凉面便算是完工了。
小玲玲被徐明远的声音惊到,小脸一红,赶紧点头道:“玲玲没想甚么呢。”
曾清怡也是掩口轻笑,端起徐明远给他倒的那杯茶抿了一口,笑着看着柳三娘。小玲玲也是站在一旁咯咯笑着。
那妇人恰是柳三娘,小玲玲她娘,在东城门开面馆十年了,被称作面条西施。柳三娘丈夫是在衙门当捕快的,以是固然柳三娘临街开面馆,也没甚么人敢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