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以外,另有个姣美的小郎君,在为世人解惑,“炉子啊,在城外李家窑购的......不贵,我买的这炉子才两文钱......这蜂窝煤非常耐用的,每日做饭两三个足矣,比买柴划算,夏季里还能用来烤火......不消每次都重新引火,看到这阀门没,不做饭时关了阀子留个小缝便可,非常省炭......”
“你自个想去吧!等你甚么时候弄明白了,张哥就帮你开个店做掌柜,哈哈。”
张守让老头留下帮手,开初老头并不乐意,人还想归去侍弄庄稼呢,一家人都进了城做工,庄稼就没人管了。刘三就拿起本身这些天挣的铜钱,老迈一袋子呢,咚的一声扔在了老头面前,老头冷静的捋起了袖子:庄稼地里现在也就是拔拔稗子,少拔几根没啥大不了的......
新客户也来了,“郎君,那做炉子的端得心黑,昨日还卖两文呢,本日里就涨到四文。”
“且容他再对劲两天吧。俺但是听坊里泥瓦张说了,那炉子他也做得。本日没买到,明日俺去泥瓦张处四文买来,看那窑头卖给谁去!”
一个下午,拉来的蜂窝煤就卖掉了一小半,大多是买了炉子的人买走的。另有一部分是有人感觉这个蜂窝煤比煤饼也贵不到哪去,我拿去直接放灶台里烧不也成么,然后就买上几个拿归去尝尝。但是大部分人并没有被买十送一的噱头吸引,都是买上几个归去烧烧看,并没有多买。炉子便宜,拿来烧柴烧饭看来也是可行的,蜂窝煤挺贵的,买多了万一不好使不是亏了?
第二天,还是老一套,张守卖力矫饰辩才,刘思卖力做饭演示,刘三持续干夫役......
“那为啥火钳咱不如许卖哩?”
不是张守不想卖,是一共就做了不到五百个蜂窝煤,新做的还没干,没货了......
“这你就不懂了吧。我们卖的呀,就是个话题。有人做了叫蜂窝煤的新物事,大师伙都在抢着用,乃至李家窑的火炉都被买光了。这话题多好,大师一听就都想来瞧瞧用用咱这蜂窝煤。”
本日买卖较着好了很多。先有昨日的转头客,回家用了后感觉对劲,本日里一个个都找来了,每人都起码是十个、二十个的买,多买有送呢。另有来探听火钳的,因为回家发觉用木棍夹蜂窝煤有点难......
蜂窝煤晾干了。一大早张守三人把蜂窝煤都装上车,火炉也带上,到了坊市,找了块还算大的处所,叮咛刘三刘思如此这般筹办完东西,支摊开卖了。
前面是个小女人拿个奇特的火炉子在做饭,用的就是车上的蜂窝煤。小女人烧了水,蒸了米,熬了汤,煮了菜,全部做下来两个煤球都没用到,看起来还能再烧锅水。
“要烧尽了?再放个煤球上去啊......放上去的也烧尽了?那就像我如许,把最上面的煤球取出抛弃就是,你娃是死脑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