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是各种菜品:江南的湖鱼河蟹鲜美,蔬菜生果多种多样,特别是莲藕菱角鸡头米……这些,海岛上都没有。岛上有的,是各种百般的海产:各种海鱼生的希奇古怪,同紫菜海带一样,老是透着一种让人呕心的咸……
但徐惠却不知为何,总还是有一些疑虑。
她叫林溪。
本来,就是在后代读书这一点上,林家对峙两百多年,终究因为这海岛上的实际环境,而做了些调剂和窜改了。
……
徐玫猎奇地问道:“西洋先生?到底是那里人啊?他教甚么?就是讲授西洋话认西洋字么?”她忍不住地想起,余荫堂暗室里的那尊方鼎,和方鼎上的那些字符。
“如许啊?”徐玫问道:“那他会说汉话吗?”
然后主食上的窜改总算少了些:这里的大米一年三熟,就算是味道上有点儿不同,但还都是大米,本质上是一样的。但这里却种不成小麦,也就没了面粉。本地人用米粉……可米粉如何能与面粉一样呢?不一样。幸亏,小麦面粉不太轻易坏,还是能买到的,算是窜改不大。
“好的,蜜斯。”车夫应了一声,鞭子挥动一下,在空中响了一个鞭花,车子的速率就又快了起来,没一会儿,就到了镇子前面了。
要晓得,港口在旁人手中,旁人就能源源不竭地登岸!
如许么?
“部属传闻,这也是夫人的意义。”车夫仿佛也不是很明白这一点,却也解释道:“夫人曾经说过,如果这个岛上这个最大最好的港口被徐产业作了私产,那些各国各地的船只恐怕就要别的找港口停靠补给和买卖了。沿着大陆海岸的港口有很多,海上的海岛也不止琉球岛这一座……徐家是做买卖的,而做买卖最首要就是货色来往畅通了。以是,不能那么做。”
“真的没传闻过么?”徐玫俄然生出了些兴趣,问道:“我能见见他吗?”(未完待续。)
林家的一日三餐,都是照着江南故乡的端方做的,口味也是故乡的味道,糕点更是如此。但人到了新的地儿,翻座山另有新的特产呢,如何能没窜改?
“平话明理么。”徐澜仿佛有些幸灾乐祸,见林溪要恼了,忙道:“再说,你家不也是给你们新请了个洋人先生么?西洋先生总不会再叫你们‘之乎者也’了吧。这一下,你好好学,就不要恋慕mm我会的那几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