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话音才落,姚祺田就道:“这事交给我,买不来原厂的,我们就买组装的,还能便宜点。”
“收稻谷去了。”王乃云总算没再问, 昂首看看天, 哎哟道:“这都晌午了,我得从速烧饭去!”
这么一策画,大舅利落道:“成,就是不给钱也没事!”
往稻谷里泼水,掺土坷垃,拌石头子,都是他们惯用的手腕。
姚祺年好气又好笑:“干脆我扛着它走算了。”
父子两一唱一和,大舅起先另有点恼,又听外甥没皮没脸的恭维他,也就不气了,笑道:“那这么说定了啊,转头我让柱子把稻谷送过来。”
防人之心不成无,虽说他们不算太敷裕,但在乡村已经算很不错,何况他们还正处于上升期,就怕说出去遭别人眼红。
七斤光屁股坐在贡付姐膝头上, 两眼提溜圆, 盯着桌上的饭菜, 直流哈喇子。
“她那是发扬雷锋精力, 再说了, 芳芳不是摔破脑袋了吗?”姚祺年初脑疼, 怕王乃云再问, 忙转移话题:“爸和大哥呢?”
姚祺田也同意:“就是,要不每次想办点事还得管别人借,借来借去,人家也嫌烦。”
姚四海吧嗒吧嗒抽着烟,不说话。
氛围有些难堪。
把该办的事都办好,姚祺年正筹算骑车回家,就闻声有人在背后呼喊他。
究竟上,姚家回收稻谷的价摆在这儿,不愁收不到稻谷,不止大舅,另有同村的人连续找上门。
闻言,姚祺年没再多问,归正在他眼里自行车就是个代步东西,只要能骑就行。
“我本钱拿不出太多,先给你三分之一,剩下的钱到年底补上。”姚祺年道:“你如果怕,我也不勉强。”
娘们好碎嘴,姚四海这一番话,算是给她们个警省。
姚四海瞪了眼小儿子,佯怒道:“你大舅还能坑我们不成?”
“下个礼拜吧, 不过详细时候还要和林徒弟筹议好。”
“必定靠谱。”姚祺田敢拍胸口包管:“估计能便宜二十来块。”
相较其别人,姚四海还算淡定,叮咛道:“咱家有多少钱,谁都不准出去胡说,特别是你们娘几个。”
一万斤稻谷,一毛一斤的回收价,本钱就得花出一千块。
兄弟两都想买,姚四海哪还能有甚么定见,点头道:“成,一辆自行车差未几得一两百块,不过我们没自行车劵,恐怕不好买。”
姚祺田抬高声道:“要不我们先不给钱,或者和大舅一样,给三分之一,等年底端再说呗。”
大舅本来是想这么干来着,眼下被姚祺年直接点破,臊得脸没处搁。
夏季乡村蔬菜生果多, 晌午王乃云炒了盘豆角, 蒸个茄条, 又拌了碗西红柿, 外头蝉鸣阵阵, 一家七口围着圆桌用饭,一屋的唏哩呼噜声。
晋江独发,制止转载
姚祺田下认识收罗小弟的定见:“年娃子,你看呢?”
柱子是大舅的儿子。
“大哥,这么做太冒险了。”姚祺年摇点头。
几近哪家哪户都有几千斤的稻谷要卖,这让姚家人很难堪,因为他们手里的本钱有限,没法囤太多。
闻言,大舅老脸一红,没吱声。
大舅呵呵笑:“瞎扯,你姥姥好着呢,快走,去家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