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间, 姚四海和姚祺田父子两赶牛车挨家挨户探听有没有多余的稻谷要卖, 如果有, 他们就按一毛钱一斤的价回收。
“哎,感谢叔!”
宋大夫不太想理睬他,也不晓得如何回事,本来看着挺讨喜的小伙,自打晓得他拒了自家闺女以后,就看这兔崽子不扎眼了。
姚祺年也没闲着,他又跑了趟江北市, 把赵同五带到大圩村,一来让赵同五肯定他不是骗子,二来也让他看看回收稻谷的成色, 获得起码的信赖。
公社有个小汽车站,每天有一班汽车去往县城,车票要五毛,舍得费钱坐车的人寥寥无几。
倒是前面的父女两,时不时说说话,说得还不是本处所言,听着像是姑苏一带的话。
宋大夫没多问,而是跟姚祺年唠起了家常,问他哪个村的,老子娘叫甚么,多大了,结没结婚。
“坐好了。”
姚四海叮咛道:“记得买包好烟带上,钱多带点。”
“林哥,你想体例帮我走一趟,柴油费我出,别的给你七块钱运输费。”
他也想要点脸,但没体例,他手里没钱。
没多时,宋大夫赶马车过来了,车辕上还坐了个圆脸大眼的年青女人,瞧着十六七岁的模样,细心看跟宋大夫有几分类似。
年关将至,根基没了农活, 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把时候操纵起来挣钱,毕竟一百多块钱对于他们来讲, 无疑是笔可观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