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寒潜再次安插人护李英歌,却将掌控权全权奉上。
朝中就算有人风传乾王府的八卦,也不会去非议个半大孩子。
谢氏再次本相。
谢氏就没接话,只道,“老爷可贵早回,是为太后娘娘下旨的事?老爷放心,这事是乾王殿下的意义。”
谢氏捧着懿旨,难掩不测神采。
那太后要见李英歌,就不是为了究查乾王府闹出的传言!
倒是乾王殿下,这过年前后,怕是不得安逸。”
“李夫人不必多礼。”宣旨寺人婉拒,视野转到李英歌身上,不由悄悄点头。
李英歌莫名其妙。
次日一早,李福又来报,“乾王殿下命人送了个外务府的宫女来,说是送给二蜜斯使唤,恰好学学进宫的端方。”
李英歌哂笑,不得不承认萧寒潜对人好起来,当真是手腕百出。
光看端方,倒能入太后的眼。
他扶住给他存候的李英歌,摸着她的头赞道,“好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李英歌表情庞大的送走小福全儿。
这位李二蜜斯年纪虽小了点,却有大师做派,接旨时温馨而灵巧,涓滴不见慌乱。
不但给她送了个有力的外援,还顺带震慑了常福和常缘。
宣旨寺人顿挫顿挫的声音落下,将懿旨交给按品大妆的谢氏。
他就亲手接太小寺人提着的食盒,躬身交给李英歌,笑道,“这是太后娘娘赐给李二蜜斯的腊八粥,您拿好咯。”
明天是腊八,启阳帝赐给朝臣的腊八粥一早就送来了。
谢氏有些不安,不知太后俄然召见李英歌,是好是坏。
他得知萧寒潜送礼又送人,欣喜萧寒潜对女儿的好,加上李府借住有功,更加感觉东风对劲。
谢妈妈和常福常缘收起惊奇,忍不住笑起来。
那些逾制的布料,正应了进宫的景。
李英歌端着半碗粥难以下咽,宫中赏人的大锅粥,味道至心不咋地。
李英歌五味杂陈,抬头喝干腊八粥。
这话谢氏爱听,亲身奉茶道,“老爷表情不错?”
小福全儿摆手道,“小王妃别折煞她了,王爷不过是借外务府和学端方的名头,送她给您当丫环使唤,顶常青的缺。”
李子昌啜了口热茶,点头道,“大皇子殿下已经出京,只等他带着东北大营的人回京献俘,这一年的朝事就算美满了。现在朝中无大事,我也能好好松乏一阵了。
那女子接话道,“奴婢会拳脚,受命庇护小王妃。王爷给奴婢赐了名,您喊奴婢常青就是。”
谢妈妈笑眯眯的飘走。
他是万寿宫的总管大寺人,天然晓得这事是萧寒潜求太后办的。